明妃一出萧关道,玉颜不似当时好。
却留青冢地长春,复有画图容不老。
汉官佩剑卒举旗,分布四马连尻脽。
毛端飒有风沙吹,侍女颇具宫中仪。
中有襜褕拥独骑,落日黄沙万马迹。
临风翠袖双蛾眉,欲到穹庐前几许。
贤王迎跪庐儿语,琵琶曲终泪如雨。
佳人那必逢佳侣,表饵生分汉帝忧,容华死作单于土。
遗事竟宁传到今,王昭有曲声中琴。
仇生岂亦能知音,写出别怨关山深。
正使夔州衰杜老,春风省识忽伤心。
明妃一出萧关道,玉颜不似当时好。
却留青冢地长春,复有画图容不老。
汉官佩剑卒举旗,分布四马连尻脽。
毛端飒有风沙吹,侍女颇具宫中仪。
中有襜褕拥独骑,落日黄沙万马迹。
临风翠袖双蛾眉,欲到穹庐前几许。
贤王迎跪庐儿语,琵琶曲终泪如雨。
佳人那必逢佳侣,表饵生分汉帝忧,容华死作单于土。
遗事竟宁传到今,王昭有曲声中琴。
仇生岂亦能知音,写出别怨关山深。
正使夔州衰杜老,春风省识忽伤心。
这首诗《仇英明妃图》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描绘了王昭君离开汉朝前往匈奴的情景,以及她与匈奴王相遇的场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和命运。
首句“明妃一出萧关道”,点明了王昭君离开汉朝的背景,暗示了她的孤独与决绝。接着,“玉颜不似当时好”一句,表达了王昭君离开时的美丽与后来在异域的改变,暗含了命运的无奈与凄凉。随后,“却留青冢地长春,复有画图容不老”两句,既赞美了王昭君墓地的永恒之美,也寄托了对她的怀念之情,同时借“画图容不老”表达了对美的永恒追求。
“汉官佩剑卒举旗,分布四马连尻脽”描绘了汉朝军队的威武之姿,与王昭君的离别形成对比,突出了她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毛端飒有风沙吹,侍女颇具宫中仪”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王昭君离开时的环境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坚强与尊严。
“中有襜褕拥独骑,落日黄沙万马迹”描绘了王昭君独自骑马远行的场景,夕阳下的黄沙与万马的足迹,营造了一种苍凉而壮阔的意境,表现了她的勇敢与决绝。最后,“临风翠袖双蛾眉,欲到穹庐前几许”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王昭君面对未知的勇气与期待。
“贤王迎跪庐儿语,琵琶曲终泪如雨”描绘了王昭君与匈奴王相遇的情景,通过“泪如雨”这一细节,表达了两人之间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彼此的尊重,也有对命运的无奈。接下来,“佳人那必逢佳侣,表饵生分汉帝忧,容华死作单于土”表达了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历史人物命运的不可逆转性。
“遗事竟宁传到今,王昭有曲声中琴。仇生岂亦能知音,写出别怨关山深”通过“遗事”、“王昭”、“仇生”等关键词,强调了王昭君故事的流传与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情感的理解与共鸣。最后一句“正使夔州衰杜老,春风省识忽伤心”则以杜甫为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离别、相遇、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与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美的永恒追求和对历史人物情感的理解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