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恰过前山北。靠山村落移时黑。脚底一声雷。
北风截雨回。出门南望立。过客衣裳湿。
问有雨如何。一倾三尺多。
行云恰过前山北。靠山村落移时黑。脚底一声雷。
北风截雨回。出门南望立。过客衣裳湿。
问有雨如何。一倾三尺多。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小令《菩萨蛮·绣江即事》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后的生动画面。"行云恰过前山北",诗人以轻盈的行云起笔,暗示天气变化,暗示雨可能刚刚过去。"靠山村落移时黑",进一步描绘雨后天色,山间村落因为乌云遮蔽而显得阴暗,显示出雨势之大。
"脚底一声雷,北风截雨回",这两句通过声音和风向的变化,描绘出雨势由急转缓的过程,雷声响起,随后北风吹来,似乎将雨水吹回,暗示雨可能已经停歇。"出门南望立",诗人走出门来,站在那里远眺,感受雨后的清新。
"过客衣裳湿",点出雨对行人的影响,过路人的衣物都已湿透,可见雨量之大。最后两句"问有雨如何?一倾三尺多",直接询问雨量,夸张地形容雨下得非常猛烈,足有三尺之深,形象生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雨景,既有动态的自然变化,又有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元代文人对日常生活的敏感观察和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