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翕如箕,同室戈矛起。
痛哉发星星,失人亦失已。
日日顾金人,吁嗟胡为矣。
刺舌闻古人,刻骨戒相拟。
讼言伊何时,除夕岁庚子。
有口翕如箕,同室戈矛起。
痛哉发星星,失人亦失已。
日日顾金人,吁嗟胡为矣。
刺舌闻古人,刻骨戒相拟。
讼言伊何时,除夕岁庚子。
这首诗名为《有感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诗中描绘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有口翕如箕”,形象地比喻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闭口不言,如同箕状的嘴巴紧闭,暗示了社会上存在的沉默与不作为。接着,“同室戈矛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内部矛盾的激化,如同同处一室的人们却相互指责,彼此对立,象征着社会内部的分裂与冲突。
“痛哉发星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深切痛心,感叹岁月流逝,人生苦短,而社会问题却未能得到解决。“失人亦失已”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分裂不仅伤害了他人,也损害了自身,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深刻思考。
“日日顾金人,吁嗟胡为矣”中的“金人”可能象征着权威或理想,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困惑,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忧虑。“刺舌闻古人,刻骨戒相拟”则是诗人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告诫自己和他人要避免相似的错误,体现了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
最后,“讼言伊何时,除夕岁庚子”将话题引向了时间的流逝与特定的历史时刻,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性、道德、历史与未来的深邃思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南郭先生比鷾鸸,年年过我未愆期。
休论王谢当时事,大抵乌衣祇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