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日散朝阴,清江更一临。
北堂无草积,南浦有波深。
春意饶芳树,晴光动翠岑。
自惭机亦浅,劳起海鸥心。
云日散朝阴,清江更一临。
北堂无草积,南浦有波深。
春意饶芳树,晴光动翠岑。
自惭机亦浅,劳起海鸥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云日散朝阴,清江更一临”两句,写出了早晨云雾散去,阳光普照之下的江景,以及诗人再次来到江边的场景。这里的“更一临”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风景的喜爱,也暗示了一种淡然的心态。
接着,“北堂无草积,南浦有波深”两句,则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同一自然环境,北堂干净而南浦水波深邃。这样的对比,不仅强化了景象的立体感,也反映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春意饶芳树,晴光动翠岑”两句,则是对春天美好的描绘。“春意”指的是春天的气息,而“饶”字则形容了这春意如同恩泽一般充沛而又温柔地覆盖在花开的树木之上。而“晴光动翠岑”的“动”字,生动地表达了阳光照射在山峦之间所产生的移动和变化,这些都彰显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
最后,“自惭机亦浅,劳起海鸥心”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自惭”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情,而“机亦浅”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自我评估。随后的“劳起海鸥心”,则是在说诗人虽然能力有限,但仍旧努力思考,就像海边的鸥鸟一样勤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既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着对个人才华局限的自知之明。这种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环境相互映照,使得整首诗情意深远,境界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