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太平滩》
《宿太平滩》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濛濛黑雾四低迷,缆繫黄茅日正西。

何处思亲肠欲断,太平滩下鹧鸪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宿泊太平滩时的内心情感与所见景象。

首句“濛濛黑雾四低迷”,以“濛濛”形容雾气弥漫,视线模糊,加之“黑雾”二字,不仅渲染了夜晚的昏暗,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压抑感。四个字连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朦胧而又略显诡异的环境之中。

次句“缆繫黄茅日正西”,描述了船泊岸边的情景。船缆系在一片黄色的茅草上,太阳正落于西方,暗示时间已至傍晚。这一句通过具体的物象和时间点,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接着,“何处思亲肠欲断”,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下,远离家乡与亲人,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以至于几乎要让人心肠断裂。这种强烈的个人情感,与前两句的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饱满和深刻。

最后,“太平滩下鹧鸪啼”,以鸟鸣作为收尾,既是对自然之声的描绘,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孤独。鹧鸪的啼声在太平滩上回荡,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类情感的一种共鸣,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夜晚宿泊太平滩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情感,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展现了明代诗人林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铜制如来䧏生像歌

何物老妪如达生,可儿可儿此宁馨。

五百道乳一吸倾,轩然七步意飞腾。

方舆圆盖良浩荡,岂有黄口思横行。

文武成康纵不作,异说未必遽勃兴。

西竺家免妄自大,乃以早出思凭陵。

恒星如雨陨不见,尚嫌其晚纷纭争。

孔子吾师之高弟,其言固自有明徵。

谁人巧仿金涂塔,相轮峨峨铜绿明。

摩挲题字半漫漶,妙制定非凡手成。

白石不作周郎死,才薄有愧哦诗声。

夜深且桃长明灯,诗成共啖山芋羹。

(0)

返棹慈湖先生墓下守潮

晨起望早潮,茫茫雾如海。

黑云遍芦中,朝爽失真宰。

四明北诸峰,翠碣擅晴霭。

胡忽眩我睛,三叹生感慨。

谁谓平旦气,定足见精采。

长夜亦梏亡,畴为洗荒秽。

伫需旭日光,祛兹周遭累。

灵台顿瞿然,石窗共潇洒。

(0)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一

昨年秋蕙到吾家,为尔沉疴懒放花。

隔岁晴光临黍各,一枝瘦影度兰芽。

草知念旧芳先茁,人亦乘时饭有加。

听履浑忘吾倒屣,迎门紫气濩河车。

(0)

蘅圃先生斋中研皆有班次其第一研今归赵六意林索诗为铭

蘅圃先生第一研,手校春秋唐三传。

馀闲或点玉田词,经术文章双著案。

意林洋州之文孙,其谈春秋醇乎醇。

偶成小令亦清妙,谢山庆尔研得人。

(0)

出钱塘门由段桥至圣因即境近体二律·其一

胜游清跸出钱塘,明圣标名果异常。

细雨轻风媚湖景,红桃绿柳报春光。

且迟画舫一帆正,徐跋烟堤五里强。

即境颇常工属句,笑今搜索总茫茫。

(0)

挽汪容甫先生·其一

我哭汪夫子,悽然涕泪多。

此生真偃蹇,力学未蹉跎。

奥衍广陵对,清华宝鼎歌。

幽情寄碑碣,小像署维摩。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