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随谷口入桃源,郭外闻君此避喧。
诗就每寻匡阜社,客来时问辟疆园。
当檐云岫连千叠,傍户桑麻自一村。
愿学布衣留十日,肯教尊酒让平原。
路随谷口入桃源,郭外闻君此避喧。
诗就每寻匡阜社,客来时问辟疆园。
当檐云岫连千叠,傍户桑麻自一村。
愿学布衣留十日,肯教尊酒让平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桃源般的隐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路随谷口入桃源”,仿佛引领读者穿越山间小径,踏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郭外闻君此避喧”一句,不仅点明了此处的宁静与避世之意,也暗示了诗中人物对于繁华都市的厌倦与逃避。
“诗就每寻匡阜社,客来时问辟疆园”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趣。在匡庐的诗社中寻找灵感,在辟疆园里与友人畅谈,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与乐趣。接下来,“当檐云岫连千叠,傍户桑麻自一村”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云雾缭绕的山峰与村落中的桑麻田地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
最后,“愿学布衣留十日,肯教尊酒让平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愿意在此停留十日,享受与友人的相聚时光,甚至宁愿放弃平原上的尊贵宴席,足见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淳朴生活的深深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洞庭古寺名翠峰,山门夹道皆长松。
苍皮鳞皴根诘屈,风动十里闻笙镛。
团栾下荫翠羽葆,夭矫上耸苍髯龙。
不知当年谁手植,云是宋家三百年前之旧物。
每当赤日坐其下,时有清风吹鬓发。
因思古人不可见,重是甘棠无剪伐。
兹来忽见怪且惊,倒卧道路纵复横。
可怜堂堂十八公,尽与官家充践更。
神咷鬼趡竞遮护,崖摧壑陷难支撑。
我伤嘉树因久立,封殖有怀何所及。
颠僵力与风雷争,昏暗如闻龙象泣。
龙象泣,何所为,县官催租如火急。
伊昔秦皇法最苛,犹有封爵来山阿。
如何今日值劫数,大斧长锯交撝呵。
深山更深无处避,岂若社栎长婆娑。
年来征税总类此,谁采野老民风歌。
《悯松》【明·王鏊】洞庭古寺名翠峰,山门夹道皆长松。苍皮鳞皴根诘屈,风动十里闻笙镛。团栾下荫翠羽葆,夭矫上耸苍髯龙。不知当年谁手植,云是宋家三百年前之旧物。每当赤日坐其下,时有清风吹鬓发。因思古人不可见,重是甘棠无剪伐。兹来忽见怪且惊,倒卧道路纵复横。可怜堂堂十八公,尽与官家充践更。神咷鬼趡竞遮护,崖摧壑陷难支撑。我伤嘉树因久立,封殖有怀何所及。颠僵力与风雷争,昏暗如闻龙象泣。龙象泣,何所为,县官催租如火急。伊昔秦皇法最苛,犹有封爵来山阿。如何今日值劫数,大斧长锯交撝呵。深山更深无处避,岂若社栎长婆娑。年来征税总类此,谁采野老民风歌。
https://shici.929r.com/shici/va6F9xM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