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房化去已千年,鬼魅纷纷不畏天。
老鳖若来为太守,何人杀向葛陂边。
长房化去已千年,鬼魅纷纷不畏天。
老鳖若来为太守,何人杀向葛陂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葛陂怀古》,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长房化去已千年”,这一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长房可能指的是古代某种建筑,或是某个历史事件的遗址,已经历经千年而荒废,显示出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鬼魅纷纷不畏天”,则描绘了一个超自然的景象,其中“鬼魅”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妖邪之物,“纷纷”形容其数量众多且杂乱无章。这些鬼魅在诗人笔下变得肆无忌惮,不再畏惧天道,这也许是对当时社会混乱、道德沦丧的隐喻。
“老鳖若来为太守”,这里的“老鳖”通常指的是乌龟,古人常用其形容贤者或长寿之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官员的向往,即便是年迈体衰,也愿意出任太守,以清正廉洁自居。
最后,“何人杀向葛陂边”,则是一个疑问句,诗人通过这样的提问来强调当时社会上的不公和暴行。葛陂边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称,而“何人”则是对施害者身份的一种质询。在这里,诗人的情感由怀古转向了对现实的批判,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忧虑。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厚感情,也透露出他对当时社会乱象的不满和对理想官员形象的渴望。
千里庐山一片石,元气为根倚天立。
月色霄澄白鹿寒,露华晓霁香炉湿。
左瞰长江右枕湖,近分众皱远模糊。
未容绝顶通人迹,长向晴空展画图。
谁能共我寻瑶草,幽泉怪石穷探讨。
傥遇仙翁跨鹤来,长生秘诀应倾倒。
凡骨支离无奈何,徒劳翘首望嵯峨。
此行傥遂区区志,须借苍崖百丈磨。
先生得意出阳关。在空间,且流连。
乌鲁木齐,河上月儿弯。
又乘长风前进也,真不管,鬓毛斑。
多情好事亦因缘。说高寒,有蝉娟。
争向机中,一孔看天山。
闻道飞行戈壁上,沙漠漠,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