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衰癯两鬓华,难将生计事污邪。
手栽禾黍知多少,眼见田园属几家。
时课儿孙勤耨穫,閒从邻叟话桑麻。
昨朝扶杖过春社,还祝瓯窭欲满车。
容貌衰癯两鬓华,难将生计事污邪。
手栽禾黍知多少,眼见田园属几家。
时课儿孙勤耨穫,閒从邻叟话桑麻。
昨朝扶杖过春社,还祝瓯窭欲满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农夫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的艰辛与坚韧。首句“容貌衰癯两鬓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老农的外貌特征,面容苍老,两鬓斑白,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岁月的痕迹。接着,“难将生计事污邪”一句表达了老农对生活原则的坚守,即使在艰难的生活中,也保持着清白和正直。
“手栽禾黍知多少,眼见田园属几家”两句,通过老农亲手种植的作物数量之多和所拥有的田产之广,侧面反映了他勤劳的品质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土地的分配不均,以及老农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时课儿孙勤耨穫,閒从邻叟话桑麻”描绘了老农与家人及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他不仅教导子孙耕作知识,还乐于与邻居交流农事,体现了农村社会的互助精神和淳朴民风。
最后一句“昨朝扶杖过春社,还祝瓯窭欲满车”,通过老农参加春社活动并祈祷丰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春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老农在这一天祈求来年的丰收,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农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勤劳、坚韧、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具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人文关怀。
子乔来魏阙,明主赐衣簪。
从宦辞人事,同尘即道心。
还追大隐迹,寄此凤城阴。
昨夜新烟雨,池台清且深。
伏泉通粉壁,迸笋出花林。
晚沐常多暇,春醪时独斟。
西南汉宫月,复对绿窗琴。
戎狄寇周日,衣冠适洛年。
客亭新驿骑,归路旧人烟。
吾道将东矣,秋风更飒然。
云愁百战地,树隔两乡天。
旅思蓬飘陌,惊魂雁怯弦。
今朝一尊酒,莫惜醉离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