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龙吟.野舫填词图,同霁青丈题》
《水龙吟.野舫填词图,同霁青丈题》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水龙吟

文窗拓软湘波,照来黛色眉峰翠。

何如当日,荔亭凉酒,韩山尘骑。

絮研萍灯,量风酌雨,舵楼双髻。

盼大姑残照,莫愁疏柳,又一曲、新成矣。

多少淹留归计。负林园、苦尝宦味。

荻衫抱雁,荷裙打鸭,让君清致。

明月珠光,蜑歌菱角,也曾沉醉。

把官堤一路,梦痕烟语,好从头记。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中生活的悠闲与诗意。开篇“文窗拓软湘波”,以“文窗”映衬“湘波”,既展现了窗户的精致,也暗示了水乡的柔美。接着“照来黛色眉峰翠”,通过比喻手法,将远处山色比作女子的黛眉,形象地描绘出山水之美。

“何如当日,荔亭凉酒,韩山尘骑”一句,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接下来,“絮研萍灯,量风酌雨,舵楼双髻”描绘了舟中人忙碌而和谐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盼大姑残照,莫愁疏柳,又一曲、新成矣”则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延续。最后一段“多少淹留归计。负林园、苦尝宦味。荻衫抱雁,荷裙打鸭,让君清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突出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明月珠光,蜑歌菱角,也曾沉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蜑歌菱角”这一细节,展现了水乡人民的生活情趣。“把官堤一路,梦痕烟语,好从头记”则是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总结,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经历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乡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浮淮

千里风催棹,三春客度淮。

却怜乡国异,祗与仆夫偕。

刍岂防河贵,鱼应入馔佳。

不堪舒病目,杼轴转伤怀。

(0)

夜宿临清公馆赠郑宪副德聚

朔风起庭树,宿鸟惊寒枝。

高馆敞虚寂,迢迢夜何其。

别来仅踰月,如隔三秋期。

所怀叙未终,示我琼瑶词。

银烛照绮席,酌我黄金卮。

谈笑意方适,坐久浑忘疲。

人生会合难,聚散自有时。

明晨俶行装,又与君别离。

(0)

霜花

曾闻青女手栽培,露冷风严彻夜开。

色借龙泉涵碎玉,光凝鸳瓦轶纤埃。

轻盈积素迷行佩,冷淡无香讶落梅。

何事太阳收拾却,又随流水到天台。

(0)

山中梦母

霜月照屋壁,霜风涌江波。

终夕不能寐,辗转思怀多。

忽梦吾母来,宛然度山阿。

但问儿衣薄,语短不及他。

儿寒尚可忍,地下知如何。

(0)

题云东轩

城中纷华地,借屋得佳处。

居然俗士驾,欲诣不知路。

门前柳阴深,溪水清可度。

我行万里倦,颇觉懒成趣。

有时忽来坐,谈笑竟忘去。

孤云遂閒适,怅望心所寓。

平生旷荡怀,落笔题幽素。

要当居轩冕,此理常自悟。

酒兴方未阑,青山任朝暮。

(0)

新年至湖上饮茶磨山绝顶

楞伽春水玉浮天,茶磨晴岚翠扫烟。

坐喜湖山收宿雨,眼看梅柳入新年。

等閒陈迹还成古,老大欢悰不似前。

日暮刚风吹酒醒,始知身在碧云巅。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