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窗拓软湘波,照来黛色眉峰翠。
何如当日,荔亭凉酒,韩山尘骑。
絮研萍灯,量风酌雨,舵楼双髻。
盼大姑残照,莫愁疏柳,又一曲、新成矣。
多少淹留归计。负林园、苦尝宦味。
荻衫抱雁,荷裙打鸭,让君清致。
明月珠光,蜑歌菱角,也曾沉醉。
把官堤一路,梦痕烟语,好从头记。
文窗拓软湘波,照来黛色眉峰翠。
何如当日,荔亭凉酒,韩山尘骑。
絮研萍灯,量风酌雨,舵楼双髻。
盼大姑残照,莫愁疏柳,又一曲、新成矣。
多少淹留归计。负林园、苦尝宦味。
荻衫抱雁,荷裙打鸭,让君清致。
明月珠光,蜑歌菱角,也曾沉醉。
把官堤一路,梦痕烟语,好从头记。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中生活的悠闲与诗意。开篇“文窗拓软湘波”,以“文窗”映衬“湘波”,既展现了窗户的精致,也暗示了水乡的柔美。接着“照来黛色眉峰翠”,通过比喻手法,将远处山色比作女子的黛眉,形象地描绘出山水之美。
“何如当日,荔亭凉酒,韩山尘骑”一句,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接下来,“絮研萍灯,量风酌雨,舵楼双髻”描绘了舟中人忙碌而和谐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盼大姑残照,莫愁疏柳,又一曲、新成矣”则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延续。最后一段“多少淹留归计。负林园、苦尝宦味。荻衫抱雁,荷裙打鸭,让君清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突出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明月珠光,蜑歌菱角,也曾沉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蜑歌菱角”这一细节,展现了水乡人民的生活情趣。“把官堤一路,梦痕烟语,好从头记”则是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总结,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经历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乡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朔风起庭树,宿鸟惊寒枝。
高馆敞虚寂,迢迢夜何其。
别来仅踰月,如隔三秋期。
所怀叙未终,示我琼瑶词。
银烛照绮席,酌我黄金卮。
谈笑意方适,坐久浑忘疲。
人生会合难,聚散自有时。
明晨俶行装,又与君别离。
城中纷华地,借屋得佳处。
居然俗士驾,欲诣不知路。
门前柳阴深,溪水清可度。
我行万里倦,颇觉懒成趣。
有时忽来坐,谈笑竟忘去。
孤云遂閒适,怅望心所寓。
平生旷荡怀,落笔题幽素。
要当居轩冕,此理常自悟。
酒兴方未阑,青山任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