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
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
隋侯恩未报,犹有夜珠圆。
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
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
隋侯恩未报,犹有夜珠圆。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的夜晚,诗人在高楼上赏月,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清景同千里,寒光尽一年。" 这两句写出了明净的秋夜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清澈的月光仿佛能穿越千里,而那冷冽的月光又似乎能照亮整个一年。
"竟天多雁过,通夕少人眠。" 这两句则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孤寂。长空中有大雁飞过,整晚几乎无人入睡,或许是因为月光太美,让人难以成眠。
"照别江楼上,添愁野帐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他在高楼之上望着那边江水的流动,不禁增加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军营中,夜晚的月光也映照在简陋的床帐上,让人心生忧郁。
"隋侯恩未报,犹有夜珠圆。"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的一种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隋侯可能指的是隋朝的某位贵族或将领,他们的恩惠还没有得到回报,而那颗珍贵如夜空中明珠般的东西,依然完好无损。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是对现实中的不平与不公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月光、雁过、高楼和军帐等意象,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时空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