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回残梦远钟轻,竹影摇窗月尚明。
寒埘鸡啼催曙色,遥天雁唳断秋声。
半生身世馀残局,百岁光阴悟晓檠。
聚散悲欢知有定,牢愁无那此中情。
初回残梦远钟轻,竹影摇窗月尚明。
寒埘鸡啼催曙色,遥天雁唳断秋声。
半生身世馀残局,百岁光阴悟晓檠。
聚散悲欢知有定,牢愁无那此中情。
这首清代诗人龄文的《冬初将晓枕上感赋》描绘了冬日黎明前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感触。首句“初回残梦远钟轻”,通过“远钟”和“残梦”营造出清晨将至的氛围,暗示梦境的消逝和现实的临近。接着,“竹影摇窗月尚明”描绘了窗外竹影婆娑,月光依然明亮,展现出冬夜的静谧。
“寒埘鸡啼催曙色,遥天雁唳断秋声”两句,通过鸡鸣报晓和雁叫声,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转,由秋入冬的季节转换,也寓含着生活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半生身世馀残局,百岁光阴悟晓檠”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半生经历的回顾,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深刻体悟,以晓檠(读书灯)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学习的必要。
最后,“聚散悲欢知有定,牢愁无那此中情”揭示了诗人对人生聚散离合的感慨,明白悲欢离合自有其定数,而内心深处的愁绪却难以排遣。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古人有至心,不在狷与忍。
国禄既弗加,吾身可以隐。
去矣适其时,耕此荒山畛。
更与贤母偕,丘壑情同允。
卓哉鸾凤姿,飘飘高自引。
向使属戎行,岂其逊枝轸。
出处何必齐,此心期各尽。
末世多浮谈,有类激小忿。
割股固荒唐,焚山事可哂。
微哉仲子廉,立操同蚯蚓。
遗祠君故乡,父老事惟谨。
牡丹异凡花,春深洗铅粉。
况此黄芦林,晚送秋风紧。
厉彼顽钝徒,英名代无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