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琅邪寺》
《游琅邪寺》全文
明 / 汤胤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袖挽春风度石梁,峦光岚影乱衣裳。

马蹄翻树绿云卷,莺觜啄花红雨香。

山自五贤游过好,泉从庶子接来长。

主僧迓我鸣清磬,诗罢纡徐步晚廊。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次春日游览琅邪寺的生动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

首联“袖挽春风度石梁,峦光岚影乱衣裳”,开篇即以动态之景引入,春风轻拂,诗人缓步走过石桥,山峦与云雾的光影交错,映照在衣裳之上,形成一幅流动变幻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由。

颔联“马蹄翻树绿云卷,莺觜啄花红雨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马蹄踏过,仿佛翻动了绿色的云朵,而黄莺在枝头啄食花朵,花瓣如红雨般洒落,香气扑鼻,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绘,将春天的美丽与芬芳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山自五贤游过好,泉从庶子接来长”,转而提及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的联系,五贤游过的山川更加美好,泉水因历代文人墨客的接续而显得更加悠长,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向往。

尾联“主僧迓我鸣清磬,诗罢纡徐步晚廊”,最后以僧人的迎接和清磬声结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诗人在欣赏完美景后,与僧人交流,随后缓缓步入晚间的走廊,整个过程充满了诗意与禅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琅邪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色的美丽,还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以及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历史与人文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汤胤绩
朝代:明

(?—1467)明凤阳府凤阳人,字公让。汤和曾孙。少负才使气。工诗,与刘溥等唱酬,号十才子。由锦衣卫百户官至指挥佥事。分守孤山堡御鞑靼,战死。有《东谷集》。
猜你喜欢

书西斋壁

世事云千变,浮生梦一场。

偶然携柱杖,来此据胡床。

有雨夜更静,无风花自香。

出门多道路,何处觅亡羊。

(0)

正三立春

舟中隔岁话,偪仄信谁从。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

移军增野灶,落碛减机舂。

明日金华洞,牧羊寻故踪。

(0)

禅机四首·其一俊鹰搏兔

霜风一掣下云霄,两翅雷奔眼电牢。

狡兔当场难亸避,却教大地鬼神号。

(0)

参寥泉

湖光佛寺古,山色泉水清。

苏仙则已远,名字空含情。

西风动林松,琴瑟有馀声。

我来揖而酌,一饮百虑轻。

朗吟两石碣,脊记眼为明。

当年彼比邱,亦足得此生。

(0)

卜居

卜居屏山下,俯仰三十秋。

终然村墟近,未惬心期幽。

近闻西山西,深谷开平畴。

茅茨十数家,清川可行舟。

风俗颇淳朴,旷土非难求。

誓捐三径资,往遂一壑谋。

伐木南山巅,结庐北山头。

耕田东溪岸,濯足西溪流。

朋来即共欢,客去成孤游。

静有山水乐,而无身世忧。

著书俟来哲,补过希前脩。

兹焉毕暮景,何必营菟裘。

(0)

临终偈

有生有死寻常事,无去无来谁不然。

我今去也何时节,风在松梢月在天。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