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来登眺便眉伸,高处苍穹俨若临。
投老光阴随日晚,思归情绪与秋深。
鹭飞沙际迷人目,雁满江头动客心。
北望淮淝何处是,晚来烟雾正沈沈。
每来登眺便眉伸,高处苍穹俨若临。
投老光阴随日晚,思归情绪与秋深。
鹭飞沙际迷人目,雁满江头动客心。
北望淮淝何处是,晚来烟雾正沈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思乡之情的感慨。
首联“每来登眺便眉伸,高处苍穹俨若临”,写出了诗人每次登高远眺时的愉悦心情,仿佛天空也近在咫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天空比作可以触碰的对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登高时的畅快感。
颔联“投老光阴随日晚,思归情绪与秋深”,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岁月匆匆,而深秋的季节更增添了思乡的情绪。这两句通过对比“老”与“晚”,“思归”与“秋深”,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故乡的深深思念。
颈联“鹭飞沙际迷人目,雁满江头动客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情。白鹭在沙滩上飞翔,雁群在江面上盘旋,这些景象不仅美丽,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尾联“北望淮淝何处是,晚来烟雾正沈沈”,诗人向北望去,寻找着淮河与淝水的位置,但被晚来的烟雾所遮挡,无法看清。这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故乡的遥想,烟雾的朦胧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地峻山形壮,周遭尽胜游。
抱岩如拱手,转岭似回头。
老木凌空迥,浓云覆石幽。
朝阳千里快,暮雨数峰愁。
涧底猿随鹿,松颠鹤胜鸥。
香花开静宇,烟火认他州。
宝翰中朝锡,神灯半夜留。
势容逋客恋,景许化工偷。
雪色连年贮,岚光几院收。
仙葩多踯躅,野果号猕猴。
法印传无碍,禅机问即酬。
丛林分径路,莲社得朋俦。
眼远层霄阔,心澄外物浮。
登临豁尘抱,今古信悠悠。
叠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云慈母石。
慈母名兮不可闻,巉岩坑压秋江碧。
我闻慈母石,启我父母思。
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偏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日逐图生资。
父母衣我宁自寒,父母食我宁自饥。
拾薪为我代灯烛,鬻衣为我买诗书。
朝夕劝我苦勤读,戒我弗作庸常儿。
嗟哉我生命多疾,父母提携延岁日。
忽朝卧病一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
有时为我祝神祇,愿我早著蓝袍归。
此时我心常感发,愿如夫子言无违。
嗟哉我生命多蹇,少年不第第已晚。
况兼父母未死时,食不饱兮衣不暖。
今朝身为一命仕,薄俸聊堪奉甘旨。
双亲已逝掩荒丘,薄俸翻将饱妻子。
有时举箸食新鲜,默默不知双泪涟。
拭泪空将酒杯奠,酒杯不到阴容前。
慈母石,世稀有,汝在江头天地久。
我思父母不得食,此恨当同汝不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于今赖有移忠孝。
行当竭力事明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慈母石》【宋·罗适】叠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云慈母石。慈母名兮不可闻,巉岩坑压秋江碧。我闻慈母石,启我父母思。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偏伤悲。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日逐图生资。父母衣我宁自寒,父母食我宁自饥。拾薪为我代灯烛,鬻衣为我买诗书。朝夕劝我苦勤读,戒我弗作庸常儿。嗟哉我生命多疾,父母提携延岁日。忽朝卧病一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有时为我祝神祇,愿我早著蓝袍归。此时我心常感发,愿如夫子言无违。嗟哉我生命多蹇,少年不第第已晚。况兼父母未死时,食不饱兮衣不暖。今朝身为一命仕,薄俸聊堪奉甘旨。双亲已逝掩荒丘,薄俸翻将饱妻子。有时举箸食新鲜,默默不知双泪涟。拭泪空将酒杯奠,酒杯不到阴容前。慈母石,世稀有,汝在江头天地久。我思父母不得食,此恨当同汝不朽。呜呼罔极恩难报,于今赖有移忠孝。行当竭力事明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https://shici.929r.com/shici/aa7b7Vw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