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前韵》
《用前韵》全文
宋 / 吴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每来登眺便眉伸,高处苍穹俨若临。

投老光阴随日晚,思归情绪与秋深。

鹭飞沙际迷人目,雁满江头动客心。

北望淮淝何处是,晚来烟雾正沈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思乡之情的感慨。

首联“每来登眺便眉伸,高处苍穹俨若临”,写出了诗人每次登高远眺时的愉悦心情,仿佛天空也近在咫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天空比作可以触碰的对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登高时的畅快感。

颔联“投老光阴随日晚,思归情绪与秋深”,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岁月匆匆,而深秋的季节更增添了思乡的情绪。这两句通过对比“老”与“晚”,“思归”与“秋深”,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故乡的深深思念。

颈联“鹭飞沙际迷人目,雁满江头动客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情。白鹭在沙滩上飞翔,雁群在江面上盘旋,这些景象不仅美丽,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尾联“北望淮淝何处是,晚来烟雾正沈沈”,诗人向北望去,寻找着淮河与淝水的位置,但被晚来的烟雾所遮挡,无法看清。这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故乡的遥想,烟雾的朦胧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吴渊
朝代:宋   号:退庵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生辰:1190—1257年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吴常甫移石

千夫挽车载,无计奈人灵。

惊起蛟蟠迹,空遗鸟篆腥。

莫歌山有栲,始信物如萍。

只爱坚姿峭,予眸为尔青。

(0)

题信相院林亭

深静禅门秋复春,不知门外是红尘。

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

曲径最宜巢翠羽,澄潭犹足养纤鳞。

年年寓泊知閒味,每谢林泉作四邻。

(0)

云顶山次韵

地峻山形壮,周遭尽胜游。

抱岩如拱手,转岭似回头。

老木凌空迥,浓云覆石幽。

朝阳千里快,暮雨数峰愁。

涧底猿随鹿,松颠鹤胜鸥。

香花开静宇,烟火认他州。

宝翰中朝锡,神灯半夜留。

势容逋客恋,景许化工偷。

雪色连年贮,岚光几院收。

仙葩多踯躅,野果号猕猴。

法印传无碍,禅机问即酬。

丛林分径路,莲社得朋俦。

眼远层霄阔,心澄外物浮。

登临豁尘抱,今古信悠悠。

(0)

慈母石

叠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云慈母石。

慈母名兮不可闻,巉岩坑压秋江碧。

我闻慈母石,启我父母思。

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偏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日逐图生资。

父母衣我宁自寒,父母食我宁自饥。

拾薪为我代灯烛,鬻衣为我买诗书。

朝夕劝我苦勤读,戒我弗作庸常儿。

嗟哉我生命多疾,父母提携延岁日。

忽朝卧病一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

有时为我祝神祇,愿我早著蓝袍归。

此时我心常感发,愿如夫子言无违。

嗟哉我生命多蹇,少年不第第已晚。

况兼父母未死时,食不饱兮衣不暖。

今朝身为一命仕,薄俸聊堪奉甘旨。

双亲已逝掩荒丘,薄俸翻将饱妻子。

有时举箸食新鲜,默默不知双泪涟。

拭泪空将酒杯奠,酒杯不到阴容前。

慈母石,世稀有,汝在江头天地久。

我思父母不得食,此恨当同汝不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于今赖有移忠孝。

行当竭力事明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0)

以石为玉

梧台有沈璞,由来非一春。

时无司南驾,自比连城珍。

宁如昆邱叟,相与笑缁磷。

勿以名夸世,而将暗投人。

(0)

凤艒歌

三月三日向红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