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对垒未交兵,宁论孰输与孰赢。
忽听炮声从地起,即驱车甲事天征。
骅骝跨卒开周道,帷幄谋臣翼汉城。
元帅无劳推象战,居中制外乐和平。
隔河对垒未交兵,宁论孰输与孰赢。
忽听炮声从地起,即驱车甲事天征。
骅骝跨卒开周道,帷幄谋臣翼汉城。
元帅无劳推象战,居中制外乐和平。
这首《咏棋诗(其三)》以围棋为喻,描绘了战场上的策略与和平的重要性。诗中将棋局比作隔河对垒,虽未直接交兵,却暗含着战略的较量与胜负的考量。通过“忽听炮声从地起,即驱车甲事天征”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棋子的移动比作战场上炮火的轰鸣与士兵的行动,生动展现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
接着,“骅骝跨卒开周道,帷幄谋臣翼汉城”两句,进一步将棋局中的布局与战略比作古代军事中的道路开辟与谋士辅助,形象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深思熟虑的策略来取得优势。这里,“骅骝”象征着快速而有力的行动,“帷幄谋臣”则代表了在幕后运筹帷幄的智者。
最后,“元帅无劳推象战,居中制外乐和平”两句,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元帅无需亲自上阵作战,而是通过居中协调,制定内外政策,达到和平的目的。这不仅是对古代战争智慧的赞美,也是对现代国际关系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的深刻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围棋作为智力游戏的魅力,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和平价值的颂扬,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对智慧、策略与和谐的追求。
性本耽幽寂,自然爱丘园。
时复执道书,独坐当南轩。
清风池上来,有客閒叩门。
共坐竹林语,萧然酌一尊。
隔溪闻犬吠,杂以樵者言。
斜日返深巷,鸟雀林中喧。
出门忽自得,缓步忘远村。
归途殊眇眇,月白萝阴繁。
东南泽国半,往往饶异迹。
大海峙补陀,悬崖几千尺。
层波山震撼,断柎石苍赤。
明灭九点烟,超忽万里舶。
翻风鸷鸟退,近岸乱帆掷。
西方有圣人,东海乃其宅。
年来诏使至,幡幢飐岩石。
我亦飞渡来,流览感今昔。
摩挲薝卜花,四望晓天白。
风物想南都,波涛向东粤。
晨灯郁孤台,苍茫度城阙。
搴帷自遵渚,幽芳坐林樾。
忽枉人吏来,新篇赠明月。
徘徊青桂枝,宛娈流蟾窟。
凌寒秋色晚,入夜河影没。
东井流清光,南溟照穷发。
佳气有回合,轻霄时彷佛。
感君卿月姿,悠悠眷清质。
纨扇岂终掩,婵娟恒自出。
还以海中珠,来投汉川橘。
风尘满天地,游子行未央。
春华如昨日,亭皋忽零霜。
陨箨随飞蓬,晨飙吹素商。
莽莽层阴结,白曜暧无光。
荟蔚乱蓁荆,项领瞻四方。
朅来何所骋,浮云望故乡。
大丙万里驱,规步徒凉凉。
孔翠犹徘徊,朱凤已高翔。
清晨饯我友,驾言远徂征。
前瞻齐鲁墟,千里浮云兴。
亲交岂不眤,怀役不遑宁。
旷野饶悲风,扬尘翳边庭。
中衢雪霰集,边马寒无声。
蹊谷无行迹,侧足层冰横。
回首望京阙,能不恻中情。
子其祗自爱,顺时保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