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徐学博大埔挕政册》
《题徐学博大埔挕政册》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皋比瀛州曙气薰,山城风雨更氤氲。

横经不厌三冬雪,制锦还成五色云。

满县花栽坛上杏,一腔谷种水中芹。

从来吏事繇樽俎,半载棠阴口碣闻。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徐学博在大埔执政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为官之勤勉与政绩之显著。首句“皋比瀛州曙气薰”以“皋比”象征官位,暗示徐学博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晨曦中散发出的温暖气息象征着他的政绩初显。接着,“山城风雨更氤氲”描绘了大埔的自然环境,风雨交加,雾气弥漫,既渲染了环境的复杂多变,也暗喻了治理地方的不易。

“横经不厌三冬雪,制锦还成五色云”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徐学博治政如读书般严谨,面对困难不退缩,最终能化繁为简,使地方呈现出繁荣景象。其中,“横经”指读书,“三冬雪”比喻艰难困苦,“制锦”和“五色云”则象征着治理成果的丰富多彩和辉煌。

“满县花栽坛上杏,一腔谷种水中芹”进一步展示了徐学博的政绩,他不仅注重农业发展,让坛上的杏花盛开,水中的芹菜茁壮成长,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地方经济的重视。

最后,“从来吏事繇樽俎,半载棠阴口碣闻”两句,通过“樽俎”(宴饮)和“棠阴”(棠树下的阴影,常用来比喻官府或官员的庇护)的意象,说明徐学博的政务活动不仅限于公堂之上,也包括了与民同乐的宴饮,展现了他亲民的一面。同时,通过“半载棠阴口碣闻”,强调了他在短短半年内就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学博执政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勤政爱民、治理有方的形象,以及他所取得的显著政绩,是一首赞美地方官员政绩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水龙吟.大风寒甚舟中闭塞如新妇倚此排闷

凄凉一叶孤舟,客怀已自伤萧瑟。

封姨作势,飞扬跋扈,欺人寥寂。

惯起潮头,暗牵篷脚,偷来帘隙。

笑笼头破帽,多情恋我,争禁得、寒威袭。

犹幸耽吟成癖。压归装、缥缃青碧。

愁多须遣,不吟黄九,便吟秦七。

调古词新,狂来闷去,夜灯重剔。

听隔江戍鼓,声声点点,和孤吟客。

(0)

减字木兰花

晓鸦啼树。梦里无端逢彼怒。皎皎荧荧。

明镜台前照妾心。尘襟摆脱。粗服乱头甘寂寞。

小婢情痴。故故催侬理鬓丝。

(0)

昭君怨.露筋祠

甓社湖边风定。系缆女郎祠近。何处吊吴娃。

白莲花。一夕兰摧玉折。千载霜清露洁。

门外碧波深。鉴贞心。

(0)

凤凰台上忆吹箫.晚坐南道宫纳凉吊影凄然感而有作

雨过炎蒸,霉消暑逼,安排葛帔蕉裳。

幸室邻荷院,静极生凉。

多少阑干倚遍,情脉脉、倦引藤床。

凄清况、灯昏古壁,月转虚廊。荒唐。

上清迢递,偏许我尘踪,寄托云房。

剩影形相赠,色相全忘。

待把关头打破,何时熟、枕畔黄粱。

空萦想,三生幻梦,一瓣心香。

(0)

水龙吟.端州五日

恼人细柳新蒲,三年已扫金台迹。

繁台尘土,钓台烟雨,崧台风日。

淹冉年华,禁他揉弄,这般狼籍。

算上林龙舸,掣标来□,天笑处,谁簪笔。

一片牂牁风急。便归梦、怎教归得。

清尊空满,朱颜难驻,浮名何益。

多少当年,玉符彩缕,目胎心掷。

正画船回处,金波十顷,一声山笛。

(0)

古意分得独字

蓟北多浮云,云中下双鹜。

愿言问双鹜,我征胡不复。

苜蓿青如何,蘼芜几度绿。

昨暮尺书至,将军出上谷。

生还未云期,归计焉能卜。

顾此盈尊酒,举觞当谁属。

有时梦君还,仓皇理膏沐。

梦回明月光,依然照孤独。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