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探春慢.春烟》
《探春慢.春烟》全文
清 / 孙鼎臣   形式: 词  词牌: 探春慢

夹水楼台,峭寒城郭,平林浅蘸如画。

似有还无,欲开仍合。腻住垂杨无赖。

微雨空濛里,便忘了、踏青挑菜。

酿成十日春阴,牡丹芳意偷解。

迢递板桥西畔,卷一桁碧波,银蒜高挂。

雁趁疏钟,鸦抛残墨,盈望乱山暮霭。

好是愁人也,渐暝入、碧纱窗外。

甚日归来,淡痕扫上眉黛。

(0)
鉴赏

这首《探春慢·春烟》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以“夹水楼台,峭寒城郭,平林浅蘸如画”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画卷中。水边的楼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静谧,城郭在寒气中更显清冷,而远处平缓的树林仿佛被轻柔的春烟轻轻蘸染,呈现出一幅如画般的美景。

接着,“似有还无,欲开仍合。腻住垂杨无赖”,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垂柳的柔美与娇态,仿佛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诱惑。而“微雨空濛里,便忘了、踏青挑菜”,则通过一场细雨,巧妙地将人们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酿成十日春阴,牡丹芳意偷解”,春雨连绵,似乎酝酿着一场盛大的花事,牡丹的芬芳悄然绽放,预示着春天的繁华即将来临。而“迢递板桥西畔,卷一桁碧波,银蒜高挂”,则通过板桥、碧波和高挂的银蒜,展现了春日里的一片宁静与祥和,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雁趁疏钟,鸦抛残墨,盈望乱山暮霭”,黄昏时分,大雁随着稀疏的钟声南飞,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中投下斑驳的影子,远处的群山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暮霭之中,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最后,“好是愁人也,渐暝入、碧纱窗外。甚日归来,淡痕扫上眉黛”,诗人以“愁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归来的期盼,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孙鼎臣
朝代:清

(1819—1859)湖南善化人,字子馀,号芝房。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累官翰林院侍读。因反对起用琦善、赛尚阿等人而乞归。好诗文,探求古今学术政教治乱所由。深研经济,有《盐论》等数十篇。汇为《苍筤集》。
猜你喜欢

谢人送炭

晚来晓起满炉红,潦倒无能一病翁。

因忆古人生意在,正当腊月有春风。

(0)

方养心欲游泰山用前韵作思仙词复和之

浩歌起作游仙曲,黄鹤无期瑶草绿。

神人结屋泰山巅,手拂浮云扳建木。

一笑齐州九点烟,天风吹断蓬莱船。

还上高丘看远海,有书莫遣麻姑传。

(0)

早秋偶然作寄宋景濂四首·其一

我病三月久,问言此何时。

山林日摇落,草木欲变衰。

忽来临青镜,何故摘白髭。

千里复万里,远哉鸿雁期。

(0)

九日过彦行用韵一首

荡舟烟景晚,举杯当素秋。

黄花忽在眼,白发仍满头。

临流发悲叹,援琴歌楚调。

罢席更淹留,明月波间照。

何事鹿皮翁,逃名隐屠钓。

(0)

宋祭酒挽歌

文章知有数,耆旧忽先零。

东井开图画,西山閟爽灵。

司徒虚执馈,太史早垂铭。

怅望平原绣,时时问客星。

(0)

和虞先生榆林中秋对月

关前节候早,秋半毳衣出。

牛羊散原隰,渐告农务毕。

山空众木下,栖鸟已喧唧。

日昏在牵牛,魄月如昼白。

茫茫觇六合,况敢事一室。

仰观浮云变,清晖易升没。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