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水楼台,峭寒城郭,平林浅蘸如画。
似有还无,欲开仍合。腻住垂杨无赖。
微雨空濛里,便忘了、踏青挑菜。
酿成十日春阴,牡丹芳意偷解。
迢递板桥西畔,卷一桁碧波,银蒜高挂。
雁趁疏钟,鸦抛残墨,盈望乱山暮霭。
好是愁人也,渐暝入、碧纱窗外。
甚日归来,淡痕扫上眉黛。
夹水楼台,峭寒城郭,平林浅蘸如画。
似有还无,欲开仍合。腻住垂杨无赖。
微雨空濛里,便忘了、踏青挑菜。
酿成十日春阴,牡丹芳意偷解。
迢递板桥西畔,卷一桁碧波,银蒜高挂。
雁趁疏钟,鸦抛残墨,盈望乱山暮霭。
好是愁人也,渐暝入、碧纱窗外。
甚日归来,淡痕扫上眉黛。
这首《探春慢·春烟》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以“夹水楼台,峭寒城郭,平林浅蘸如画”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画卷中。水边的楼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静谧,城郭在寒气中更显清冷,而远处平缓的树林仿佛被轻柔的春烟轻轻蘸染,呈现出一幅如画般的美景。
接着,“似有还无,欲开仍合。腻住垂杨无赖”,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垂柳的柔美与娇态,仿佛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诱惑。而“微雨空濛里,便忘了、踏青挑菜”,则通过一场细雨,巧妙地将人们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酿成十日春阴,牡丹芳意偷解”,春雨连绵,似乎酝酿着一场盛大的花事,牡丹的芬芳悄然绽放,预示着春天的繁华即将来临。而“迢递板桥西畔,卷一桁碧波,银蒜高挂”,则通过板桥、碧波和高挂的银蒜,展现了春日里的一片宁静与祥和,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雁趁疏钟,鸦抛残墨,盈望乱山暮霭”,黄昏时分,大雁随着稀疏的钟声南飞,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中投下斑驳的影子,远处的群山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暮霭之中,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最后,“好是愁人也,渐暝入、碧纱窗外。甚日归来,淡痕扫上眉黛”,诗人以“愁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归来的期盼,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