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苏州楞伽寺》
《题苏州楞伽寺》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树隔夫差苑,溪连句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0)
注释
楼台:楼阁和平台,可能指古代的建筑。
半腹:半山腰。
夫差苑:古代吴王夫差的园林。
句践城:越王勾践的都城。
松径:松树林中的小路。
涩:湿滑,难行。
石池:石头砌成的池塘。
清:清澈。
西峰顶:西边的山峰顶部。
凄凉:冷清、悲凉。
故国情:对过去的怀念或对故乡的情感。
翻译
我行走在半山腰的楼台间,再次踏上了这条经行之路。
树林遮挡了夫差苑的景色,溪流连接着句践城的边缘。
上坡时松林小径湿滑,深深坐下,石池的水清澈见底。
更何况现在身处西峰之巅,更添一份故国的凄凉情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开篇“楼台山半腹”表明诗人身处一个隐蔽的高地,紧接着“又此一经行”则暗示诗人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或许这是他多次漫步的地方。

“树隔夫差苑,溪连句践城”中的“夫差苑”可能指的是古代吴国君主夫差的园囿,而“句践城”则是春秋时期吴国都城的遗址。这里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越时间的宁静氛围。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则描绘了诗人攀登山路的艰难,以及他最终在一处幽深的石池旁坐下。这里的“涩”字形象地表达了道路的崎岖,而“清”字则传递出一种心灵得到净化的感觉。

最后,“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中“西峰顶”可能指的是诗人攀登至一座山的最高处,而“凄凉故国情”则表达了诗人在此时此刻对故乡的情感。这里的“凄凉”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怀念故土的情愫,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彝陵

下牢溪畔水,楚客送扬舲。

木落丹枫岸,沙明赤坂亭。

眼中秋望阔,愁外蜀山青。

此去三巴近,清猿定饱听。

(0)

下牢溪

拖舟百丈苦攀跻,一过牢津恍似迷。

花放乱红迎彩旆,谷传深响答鸣鼙。

避人幽鸟凌云噪,抱子惊猿走险啼。

春岫重重春水绿,欲疑春在武陵溪。

(0)

梅花

东阁留吟兴,南枝早发花。

雪消香暗动,月落影横斜。

瘦入云林画,清宜处士家。

夕阳寒数点,淡意妙沾霞。

(0)

调笑令.即景

风景。风景。已是一年将尽。

不堪留滞江村,旅舍凄凉掩门。门掩。门掩。

枯木寒鸦几点。

(0)

天仙子.初见

深院日长帘影侧。午睡初消眉晕碧。

近人双燕舞翩翩,春去疾。香添毕。

閒向樱桃花下立。花外流莺声呖呖。

无赖个侬今始识。多因倦绣起来行,堪爱惜。

含羞涩。软语东风偷眼觌。

(0)

沁园春.简范月三

春又阑珊,我欲问君,何以遣之?

有妓名翠玉,雅称妖丽;歌传红豆,最解相思。

既得佳人,可无名士,酒与诗狂却让谁?

惟君在,问君能来否,莫更迟迟。须将彩笔亲携。

好谱与杨枝并竹枝。向闹红影里,费他莺脰;

揉蓝茵上,消我螺卮。

未免有情,何妨作乐,领取风流此一时。

销魂处,是佳人香口,名士清词。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