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卢江空有愿,一身京国怅閒留。
彩衣未遂阶前舞,白发重增塞上愁。
碧草何心荣客径,黄莺底事唤晴洲。
百年马首终无角,出处频伤岁月流。
捧檄卢江空有愿,一身京国怅閒留。
彩衣未遂阶前舞,白发重增塞上愁。
碧草何心荣客径,黄莺底事唤晴洲。
百年马首终无角,出处频伤岁月流。
这首《春日书怀》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感慨。
首联“捧檄卢江空有愿,一身京国怅闲留”,诗人以“捧檄”这一古代官员接受任命的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赴任卢江的意愿,却只能在京都闲居,内心充满遗憾和无奈。这里的“卢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之地或仕途目标,“京国”则代表现实中的京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颔联“彩衣未遂阶前舞,白发重增塞上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诗人未能实现穿上彩衣在台阶前舞蹈的愿望,这不仅是对仕途不顺的感叹,也是对年华流逝、功业未成的哀愁。同时,“白发”不仅象征着年龄的增长,也暗示了岁月无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颈联“碧草何心荣客径,黄莺底事唤晴洲”,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碧草自顾自地生长,与诗人的心情形成反差;黄莺的啼鸣似乎在呼唤晴洲,但诗人的心境却难以随之欢愉。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现象,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尾联“百年马首终无角,出处频伤岁月流”,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感叹自己一生的努力(以“百年马首”比喻)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都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成就的反思。这一联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未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遗憾。
整体而言,《春日书怀》通过对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青春与衰老、努力与成就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趸锋摇,螳臂振,旧盟寒。
恃洞庭、彭蠡狂澜。
天兵小试,百蹄一饮楚江干。
捷书飞上九重天。
春满长安。
舜山川,周礼乐,唐日月,汉衣冠。
洗五州、妖气关山。
已平全蜀,风行何用一泥丸。
有人传喜,日边路、都护先还。
词品卷五,误作元将纥石烈子仁词
闲登高阁,叹兴亡满目,风烟尘土。
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
秋水长天,落霞孤鹜,千载名如故。
长空淡澹,去鸿嘹唳谁数。
遥忆才子当年,如椽健笔,坐上题佳句。
物换星移知几度,遗恨西山南浦。
往事悠悠,昔人安在,何处寻歌舞。
长江东注,为谁流尽今古。
三郎年少客,风流梦、乡岭蛊瑶环。
看浴酒发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浆寒。
况此际、曲江人不见,偃月事无端。
羯鼓数声,打开蜀道,霓裳一曲,舞破潼关。
马嵬西云路,愁来无会处,但泪满关山。
赖有紫囊来进,锦袜传看。
叹玉笛声沉,楼头月下,金*信杳,天上人间。
几度秋风渭水,落叶长安。
云,近侍副使仆散公,博学能文,尤工於诗。
昔过华清,堂逡风流子长短句,题之于壁,其清新婉丽,不减秦晏。
四方衣冠,争诵传之,称为今之绝唱。
恐久而湮灭,命刻于石,以传不朽。
正大三年重九日承务郎主簿幕蔺记。
王昶跋云,升庵谓必元人作者,盖匆匆见石刻,未及细检记有正大
《风流子 金石萃编卷一百五十八载温泉风流子》【元·仆散汝弼】三郎年少客,风流梦、乡岭蛊瑶环。看浴酒发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浆寒。况此际、曲江人不见,偃月事无端。羯鼓数声,打开蜀道,霓裳一曲,舞破潼关。马嵬西云路,愁来无会处,但泪满关山。赖有紫囊来进,锦袜传看。叹玉笛声沉,楼头月下,金*信杳,天上人间。几度秋风渭水,落叶长安。云,近侍副使仆散公,博学能文,尤工於诗。昔过华清,堂逡风流子长短句,题之于壁,其清新婉丽,不减秦晏。四方衣冠,争诵传之,称为今之绝唱。恐久而湮灭,命刻于石,以传不朽。正大三年重九日承务郎主簿幕蔺记。王昶跋云,升庵谓必元人作者,盖匆匆见石刻,未及细检记有正大
https://shici.929r.com/shici/yFn8Eh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