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挂璧月,吹角登戍楼。
此时边将乐,连城倚霜钩。
名王将系颈,都护欲封侯。
悬弓开宝帐,置酒拥貂裘。
蛮君杂座舞,羌女临觞讴。
那知闺中妇,泪掩金屏秋。
万户流砧思,千城落雁愁。
愿将一片影,移照海西头。
关门挂璧月,吹角登戍楼。
此时边将乐,连城倚霜钩。
名王将系颈,都护欲封侯。
悬弓开宝帐,置酒拥貂裘。
蛮君杂座舞,羌女临觞讴。
那知闺中妇,泪掩金屏秋。
万户流砧思,千城落雁愁。
愿将一片影,移照海西头。
这首《关山月》描绘了边关的壮丽景色与复杂情感,展现了战争与和平、权力与爱情之间的冲突与交织。
首句“关门挂璧月”,以“关门”象征边关的封闭与防御,而“璧月”则暗示着月光如玉般纯洁美好,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和平与战争的交替。接着“吹角登戍楼”,军号声响起,士兵们登上瞭望塔,预示着战争的临近。
“此时边将乐,连城倚霜钩”,边关将领在战前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准备,但远处的连城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霜钩象征着冷酷与决心。接下来“名王将系颈,都护欲封侯”,描述了战争中的权力斗争,名王可能被俘,都护则渴望功勋与地位。
“悬弓开宝帐,置酒拥貂裘”,战士们在战前盛宴上饮酒庆祝,宝帐和貂裘代表了奢华与荣耀,但这些欢乐背后隐藏着战争的残酷。随后“蛮君杂座舞,羌女临觞讴”,异族的舞蹈与歌唱,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但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不安。
“那知闺中妇,泪掩金屏秋”,最触动人心的是对家庭的思念,闺中妇人的眼泪,金屏上的秋意,表达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与分离之痛。最后“万户流砧思,千城落雁愁”,家家户户的砧声,大雁南飞的哀鸣,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和平的渴望。
“愿将一片影,移照海西头”,诗人表达了希望和平的愿望,愿自己的影子能跨越大海,传递和平的信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边关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壮丽的战争场面,也有深沉的家庭情感,以及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