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关山月》
《关山月》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关门挂璧月,吹角登戍楼。

此时边将乐,连城倚霜钩。

名王将系颈,都护欲封侯。

悬弓开宝帐,置酒拥貂裘。

蛮君杂座舞,羌女临觞讴。

那知闺中妇,泪掩金屏秋。

万户流砧思,千城落雁愁。

愿将一片影,移照海西头。

(0)
鉴赏

这首《关山月》描绘了边关的壮丽景色与复杂情感,展现了战争与和平、权力与爱情之间的冲突与交织。

首句“关门挂璧月”,以“关门”象征边关的封闭与防御,而“璧月”则暗示着月光如玉般纯洁美好,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和平与战争的交替。接着“吹角登戍楼”,军号声响起,士兵们登上瞭望塔,预示着战争的临近。

“此时边将乐,连城倚霜钩”,边关将领在战前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准备,但远处的连城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霜钩象征着冷酷与决心。接下来“名王将系颈,都护欲封侯”,描述了战争中的权力斗争,名王可能被俘,都护则渴望功勋与地位。

“悬弓开宝帐,置酒拥貂裘”,战士们在战前盛宴上饮酒庆祝,宝帐和貂裘代表了奢华与荣耀,但这些欢乐背后隐藏着战争的残酷。随后“蛮君杂座舞,羌女临觞讴”,异族的舞蹈与歌唱,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但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不安。

“那知闺中妇,泪掩金屏秋”,最触动人心的是对家庭的思念,闺中妇人的眼泪,金屏上的秋意,表达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与分离之痛。最后“万户流砧思,千城落雁愁”,家家户户的砧声,大雁南飞的哀鸣,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和平的渴望。

“愿将一片影,移照海西头”,诗人表达了希望和平的愿望,愿自己的影子能跨越大海,传递和平的信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边关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壮丽的战争场面,也有深沉的家庭情感,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十

相从汩没走泥涂,忽又还家半载馀。

把盏何由尝我酒,典钱犹忆借君书。

儿孙十辈娱诗老,梅竹千株护野庐。

东望怀人屡搔首,能来相访定何如。

(0)

书所见

春风元在眼,雪定不难消。

冻杞垂红子,晴麰动绿苗。

行人相叫唤,旅雁忽惊飘。

古柱镌年号,承平旧石桥。

(0)

三月十八日甲子晴

夜夜春寒渐觉轻,桐花十日过清明。

去年稔更今年稔,壬子晴兼甲子晴。

楼阁相望饶客醉,干戈不用保农耕。

老儒八十心无事,依旧吟窗剔短檠。

(0)

十七十八日犹雨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两旬捐破扇,五月著寒衣。

老病忧时事,高门马自肥。

(0)

八月二十四日宾旸华父同登秀亭二首·其一

垂垂三径晚香开,二妙端能为我来。

老瓦尚堪沽浊酒,破鞋何惜上高台。

十年心事霜髯短,万□秋声画角哀。

海内诗人有公等,悬崖待与斸苍苔。

(0)

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其二

聊复埋身面糵昏,倘来倘去肯销魂。

瓦犹幸有三间屋,绢可全无二丈裈。

壮士笑谈跻将相,寒儒衰老误儿孙。

社公雨作春灯暗,独尽花前酒一樽。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