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元在眼,雪定不难消。
冻杞垂红子,晴麰动绿苗。
行人相叫唤,旅雁忽惊飘。
古柱镌年号,承平旧石桥。
春风元在眼,雪定不难消。
冻杞垂红子,晴麰动绿苗。
行人相叫唤,旅雁忽惊飘。
古柱镌年号,承平旧石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和平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春风元在眼,雪定不难消。”开篇两句直接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春风是生命力与活力的象征,而雪的融化则预示着冬日严寒的结束和自然界的更新。
“冻杞垂红子,晴麰动绿苗。”这里的“冻杞”指的是在严寒中依然坚守的植物,它们即将开花结果。而“晴麰动绿苗”则描绘了阳光下新芽萌发的生机。
“行人相叫唤,旅雁忽惊飘。”这两句通过行人之间的呼唤声和突然起飞的旅雁,传达了一种动态与生动,增添了画面中的活力。
“古柱镌年号,承平旧石桥。”诗歌的最后两句,古老的柱子上刻着岁月的痕迹,而承平(即太平、安宁)时期的旧石桥,则象征着久远的历史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以及对过往和平年代的追忆,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