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两旬捐破扇,五月著寒衣。
老病忧时事,高门马自肥。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两旬捐破扇,五月著寒衣。
老病忧时事,高门马自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濛濛细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社会时事的关切。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这两句开篇以广阔的云海和淡漠的阳光营造了一种淡远而又略带阴霾的氛围,给人一种遥远和冷清的感觉。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这两句则转入细腻,通过水面的变化和雨声的微弱,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容乐观的情景。
"两旬捐破扇,五月著寒衣。" 这两句透露出时序已深,温度骤降,以至于需要穿戴寒衣,同时扇子也因久无人用而破损,反映了诗人的孤寂与凄凉。
"老病忧时事,高门马自肥。"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因年迈多病,对世事的忧虑,以及对那些不顾民生,只知养马肥壮的豪门贵族的批判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好花移入赵家堂,当日谁将比六郎。
解语自能留醉客,倾城元不数诸姜。
小池幻出西湖景,美种分来玉井香。
自是主人嫌日短,须教秉烛共徜徉。
灯下楼台夜语稀,尽拼羸马月中归。
行踪不怕金吾问,吟社多贻汉署讥。
风露西堂先入梦,萍蓬沧海暂相依。
贫家供具惭粗粝,何处歌筵酒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