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歌阳春,含意未能申。请客听其真。
男儿居世无依因,诚独难自绝于要津。
视扶风,称三辅,吏共理之臣。
奉职亦何状,盘桓磬折,关石和钧。
为积书以报诸天官,自公卿大夫士,咸颔其人以君子经纶。
是时贱玉而贵珉,独䠞迫濩落非其伦。
素无跅?之才,四载不迁,敢辞于积薪。
此道当何以具陈,彷徨所欲,归洁其身。
对酒歌阳春,含意未能申。请客听其真。
男儿居世无依因,诚独难自绝于要津。
视扶风,称三辅,吏共理之臣。
奉职亦何状,盘桓磬折,关石和钧。
为积书以报诸天官,自公卿大夫士,咸颔其人以君子经纶。
是时贱玉而贵珉,独䠞迫濩落非其伦。
素无跅?之才,四载不迁,敢辞于积薪。
此道当何以具陈,彷徨所欲,归洁其身。
这首诗《对酒》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饮酒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诗中开篇“对酒歌阳春”,描绘了诗人面对美酒,心中涌动着对美好时光的感慨。然而,“含意未能申”,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难以完全表达出来。接着,“请客听其真”,似乎在邀请他人共同分享这份情感,寻求共鸣。
“男儿居世无依因”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孤独感。他感叹“诚独难自绝于要津”,即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难以摆脱困境,独自面对人生的艰难抉择。
“视扶风,称三辅,吏共理之臣”,这里可能借用了地理或历史上的地名来象征某种理想或追求的目标,强调了作为官员的责任与担当。诗人提到自己“奉职亦何状”,即在履行职责时,表现出了谦逊与谨慎的态度,如“盘桓磬折,关石和钧”,形容了自己在处理政务时的严谨与公正。
“为积书以报诸天官”,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积累知识与经验,来回报那些在天庭或人间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即对社会有所贡献。诗人认为,无论是公卿大夫还是士人,都应该以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展现出经世济民的才能。
“是时贱玉而贵珉,独䠞迫濩落非其伦”,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在那个时代,人们更看重普通的石头(珉)而非珍贵的玉石,暗示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偏颇。诗人自认没有出众的才华,经历了四年的官场生涯却未得到晋升,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或抱怨。
最后,“此道当何以具陈,彷徨所欲,归洁其身”,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他希望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并最终回归内心的纯净与自我完善。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梅花如幽士,盛满每不居。
澹泊向春风,养气故有馀。
雨晴百日暖,天葩还自舒。
八月风露冷,金波满阶除。
倾城矫独立,疑来霁雪初。
主人昨何往,密箐蛮獠庐。
伐畔安反侧,功岂崇诛锄。
排斥蓐收气,独任春扶舆。
寒厅慰归眼,香影横空疏。
借问花无心,何为能待余。
君看同晚节,芳情长宴如。
河间古瀛州,文物颇可观。
前巡适灾馀,室家才苟完。
版筑命代赈,雉堞俨崇垣。
闾阎亦较盛,菆井腾炊烟。
迩来幸屡熟,茧枲粗免寒。
览此心为慰,申命亲民官。
彼献乃列藩,诗书教尚敦。
熙朝际富庶,教之勿畏难。
束湿术宜戒,粉饰习并蠲。
岂弟行以诚,感民亦匪艰。
伫待比户封,吾将鼓薰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