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如幽士,盛满每不居。
澹泊向春风,养气故有馀。
雨晴百日暖,天葩还自舒。
八月风露冷,金波满阶除。
倾城矫独立,疑来霁雪初。
主人昨何往,密箐蛮獠庐。
伐畔安反侧,功岂崇诛锄。
排斥蓐收气,独任春扶舆。
寒厅慰归眼,香影横空疏。
借问花无心,何为能待余。
君看同晚节,芳情长宴如。
梅花如幽士,盛满每不居。
澹泊向春风,养气故有馀。
雨晴百日暖,天葩还自舒。
八月风露冷,金波满阶除。
倾城矫独立,疑来霁雪初。
主人昨何往,密箐蛮獠庐。
伐畔安反侧,功岂崇诛锄。
排斥蓐收气,独任春扶舆。
寒厅慰归眼,香影横空疏。
借问花无心,何为能待余。
君看同晚节,芳情长宴如。
此诗以梅花喻人,描绘了梅花在不同季节的风姿与品格。首句“梅花如幽士”,将梅花比作隐士,暗示其高洁脱俗。接着“盛满每不居”则表达了梅花虽盛而不居功的谦逊品质。诗人通过“养气故有馀”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内在的气质与精神。
“雨晴百日暖,天葩还自舒”描绘了梅花在温暖的春日里绽放的情景,展现出其生命力的旺盛。而“八月风露冷,金波满阶除”则展示了梅花在秋风秋露中依然保持其金色光泽的坚韧与美丽。
“倾城矫独立,疑来霁雪初”两句,以“倾城”形容梅花的美丽,将其比作初雪后的美景,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接下来,“主人昨何往,密箐蛮獠庐。伐畔安反侧,功岂崇诛锄”几句,似乎转而谈论了主人的离去与对土地的治理,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排斥蓐收气,独任春扶舆”则表达了梅花在秋季仍能保持春天般的活力,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最后,“寒厅慰归眼,香影横空疏”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给予人们安慰的景象,其香气与影子交织,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借问花无心,何为能待余”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探讨了梅花为何能在等待中保持其美丽与芬芳。
“君看同晚节,芳情长宴如”作为结语,表达了对梅花晚节不改、芳情长存的赞美,同时也寓意了对人生晚年的美好期待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坚韧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