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来月始昏,照云还是月。
云能掩月光,不能损月魄。
云来月始昏,照云还是月。
云能掩月光,不能损月魄。
这首诗以月为题,通过云与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首句“云来月始昏”,描绘了云彩遮蔽月光的情景,月色变得朦胧暗淡。次句“照云还是月”则在转折中揭示了月光穿透云层的本质,即使被云彩遮挡,月光依然能够照亮云朵,展现出其不灭的光辉。接着,“云能掩月光”强调了云彩虽能暂时遮蔽月光,但无法真正削弱或损害月光的本性。“不能损月魄”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明月光的内在本质是无法被外界力量所改变的,它拥有独立而永恒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寓含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云与月的对比,象征着自然界中的对立统一,以及事物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诗人借由自然界的景象,探讨了物质与精神、可见与不可见、暂时与永恒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
袁郎二十非凡才,广眉清目何奇哉。
我来山中未相识,入门一见心眸开。
把臂登楼酌我酒,六博行觞不停手。
座间索客歌黄钟,马上调弓剪青柳。
君家旧时不可当,舆台出入皆辉光。
乃知公侯始必复,如君志气非寻常。
男儿困穷须自保,袁郎毋用伤怀抱。
君不见东汉吴子颜,十年返马渔阳道。
持麾出莲幕,给饷趋辕门。
师征抵深谷,漕转溯穷源。
滩危白石齿,山东洪涛奔。
舟楫苦不前,简书日纷纭。
既虞军食乏,复恐民力烦。
王事亦有终,黾勉服其勤。
奚必矢石间,而后树功勋。
策名及振旅,足可沾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