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负奇好,长思名山游。
薄业遵简书,忽复一纪周。
承明忝三谒,前席事不酬。
空令颜发改,丘垄荒松楸。
弱情觉缘系,浅中易骄浮。
平生惰修习,丽兹增愧忧。
蒙恩返故里,韬迹谢名流。
壮志庶可复,不为猿鹤羞。
少小负奇好,长思名山游。
薄业遵简书,忽复一纪周。
承明忝三谒,前席事不酬。
空令颜发改,丘垄荒松楸。
弱情觉缘系,浅中易骄浮。
平生惰修习,丽兹增愧忧。
蒙恩返故里,韬迹谢名流。
壮志庶可复,不为猿鹤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荆门闸道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山游历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官场中的无奈与自我反省。
首句“少小负奇好,长思名山游”,展现诗人自幼怀有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渴望游历名山大川。接着,“薄业遵简书,忽复一纪周”两句,描述了诗人虽因微薄的家业而遵循简朴的生活,却在不经意间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这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感慨。
“承明忝三谒,前席事不酬”表明诗人曾有机会接近权力中心,但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内心充满遗憾。“空令颜改,丘垄荒松楸”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暗示自己可能终将归于尘土,留下一片荒凉的墓地。
“弱情觉缘系,浅中易骄浮”揭示了诗人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认识到个人情感容易被外界环境所束缚,内心的浅薄可能导致骄傲与浮躁。接下来,“平生惰修习,丽兹增愧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懒于修身养性的反思,以及因此产生的愧疚和忧虑。
最后,“蒙恩返故里,韬迹谢名流”写出了诗人受到恩遇后返回故乡,选择隐退,不再与世俗名流交往,寻求心灵的平静。而“壮志庶可复,不为猿鹤羞”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暂时隐退,但内心仍怀有恢复壮志的决心,不会因为归隐而感到羞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进取与退隐等多重主题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力。
断无人、绮帘朱户,愁窥花底幽径。
是閒曾系游骢住,繁杏夭桃相映。风不定。
甚吹得韶华,刬地无余剩。凄然暗省。
料境逐情移,千年恨促,一日便为永。
琵琶语,错落如珠交迸。不堪挥泪重听。
早知海外归无路,小谪浔阳也肯。今莫问。
表款款中诚,但指天为正。湘累醉醒。
叹我自怀人,人谁念我,镫下弄孤影。
倦妆待晓,倚帘侧坐窥柔靓。烟定。
看睡鸭、熏香伴宫镜。簪花露皓腕,响屧来修径。
风静。但数叶、琅玕弄清影。韶光逝水,雪涕如珠莹。
空自省。减才华、难比旧江令。梦隔沧波,琐闱阒静。
愁听蟋蟀,绕啼金井。
浅碧笼裳。印麝尘步屧,尚识秋娘。
共惊劫后,岁华渐老,游踪到处,偏近斜阳。
绣围锦绕湖山畔,似窥镜、重理新妆。胜故乡。
败垣废圃,难藉壶觞。芙蓉谩说宜霜。
恨化工未与,蝶粉蜂黄。
斗将春艳,万花避色,移归燕席,一水都香。
暮笳呜咽西风紧,送回棹、镫影飘凉。系寸肠。
更追旧日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