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指点万貔貅,打取卢龙十四州。
烦君为发禄山冢,看我快饮月氏头。
扬鞭指点万貔貅,打取卢龙十四州。
烦君为发禄山冢,看我快饮月氏头。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陈克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与豪迈情怀。通过“扬鞭指点万貔貅,打取卢龙十四州”的开篇,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指挥千军万马,攻取敌方领土的壮阔场景。这里的“万貔貅”象征着众多士兵,而“卢龙十四州”则是指特定的地理区域或战役目标,显示出诗人对军事行动的雄心壮志。
接着,“烦君为发禄山冢,看我快饮月氏头”两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这里引用了安史之乱中的重要人物安禄山及其对手月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主义的向往和对于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通过“发禄山冢”和“饮月氏头”,诗人不仅在字面上描绘了征服与胜利的画面,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对于权力、征服与牺牲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豪迈的气魄和对权力斗争的深刻反思。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和强烈的对比手法,诗人成功地将历史的宏大叙事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谓人最灵智,卫生每苦拙。
所惧非饥寒,将养不得节。
通人解其会,在世无所须。
羲农去我久,空叹将焉如。
念之动中怀,积善云有报。
药石有时间,诗书敦夙好。
蔼蔼堂前林,灼灼叶中花。
枝条始欲茂,春风扇微和。
弱湍驰文鲂,灵凤抚云舞。
坐止高荫下,神渊泻时雨。
尔从山中来,相见无杂言。
赤泉给我饮,乃欲饮得仙。
老夫有所爱,养色含津气。
遥遥望白云,苍苍谷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