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
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
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
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
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
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
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
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
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
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
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这首诗通过描绘兰花和菊花的种植与欣赏,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向往。"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开篇即以广袤的兰花与遍地的菊花展现自然之美,象征着高尚人格的广阔与深远。"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进一步强调了兰花与菊花的独特香气与品德,寓意着高雅的气质与道德的完美结合。
"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诗人将兰花视为美的象征,以菊花滋养生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诗人关注于清除杂草,保持植物的清洁,暗喻着对心灵世界的净化与追求。
"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指出杂草易于侵扰,枝叶难以茂盛,象征着外界的诱惑与内心的挑战。"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诗人虽未直接提及桃李,但通过对比,强调了对自然本性的珍视与回归,认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高于世俗的桃李之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花与菊花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探索,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自然之美和精神自由的深刻追求与向往。
山寒未放春消息,独把单醪慰寂寥。
书对圣贤为客主,竹兼风雨似咸韶。
醉乡城郭灯前到,愁贼戈矛盏底销。
野菜溪鱼随分有,不堪回首叫箪瓢。
天地一气犹冶甄,埏埴万汇随方圆。
神形九藏通九野,八风中物如戈鋋。
天元玉册有遗义,探索始自三皇前。
桑君越人不世出,镵石针灸谁能传。
贱工增馀损不足,往往横夭残天年。
羡君妙龄踵其学,至理隐赜常精研。
闻阴得阳以神遇,反视方术犹蹄筌。
道隅并齑即为饵,车上已有长蛇悬。
嗟予羸苶苦多病,维摩丈室方萧然。
愿君速已天下疾,为予一洗沉痾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