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三》
《次韵沈长官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造物知吾久念归,似怜衰病不相违。

风来震泽帆初饱,雨入松江水渐肥。

(0)
注释
造物:大自然。
久念归:长久渴望回归。
似怜:仿佛怜悯。
衰病:年老体弱。
不相违:不愿违背。
风来:风吹过。
震泽:古代湖泊名,今江苏太湖一带。
帆初饱:帆船开始饱满地扬帆。
雨入:雨滴落入。
松江:古代地名,今上海松江地区。
水渐肥:河水渐渐丰盈。
翻译
大自然知道我长久以来渴望回归,仿佛怜悯我年老体弱,不愿违背我的愿望。
当风吹过震泽,帆船开始饱满地扬帆;雨滴落入松江,河水渐渐丰盈。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与对自然万象的细腻观察。首先,“造物知吾久念归”一句中,“造物”指天地或自然,用“知吾”表达了一种主客合一的境界,似乎自然界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思与归隐之心。这不仅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也透露着他内心对于久居人世、渴望返璞归真的情感。

接着,“似怜衰病不相违”一句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似怜”表达了一种同情之情,仿佛自然界对诗人的衰老与疾病也感到怜悯。而“不相违”则暗示着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即便是诗人处于衰老病痛之中,也仍旧与大自然保持着一致,未曾有所背离。这既是苏轼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及宇宙和谐统一的哲学思考。

以下两句则转向描绘景物,“风来震泽帆初饱”中,“风来”指的是带着生机的春风,“震泽”则形容风力之强,足以激起水波。而“帆初饱”则是对帆船初次饱满风力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春日自然界复苏、万物更新的景象。

最后,“雨入松江水渐肥”一句中,“雨入”指的是滋润之雨降临于松江之上,而“水渐肥”则形容了雨后江水丰盈而富饶,似乎江水也被春雨滋养得更加肥沃。这两句诗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生机勃发,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对于新生的期待与喜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望海潮

群雁南翔,明河西转,树头已换商飙。

扰扰浮生,劳劳终日,鬓边渐点霜毛。壮志未能消。

向无人知处,私淬吴刀。

金鼓轰天,原来江上滚秋涛。何言铜柱难标。

且风尘混迹,屠钓为交。

十万樗蒲,百千沽酒,筵前红粉相招。醉了更登高。

叹江山冷落,人物萧条。

仰问苍苍,为须有地置吾曹。

(0)

双双燕.秋燕

一年过半,正花底栖迟,又逢秋社。

商量软语,欲别也应难舍。闲煞风廊月榭。

更那觅、当时王榭。西风去忒匆匆,海屋相思空惹。

生怕。凄凉客舍。似倦羽低飞,自春徂夏。

天涯人远,红雨泪曾轻洒。应待明年杏嫁。

许依旧、雕梁栖借。须知盼尔归来,肯把画帘早下。

(0)

鹊桥仙.早秋

茫茫云水,濛濛烟雨,寂寞空山翠里。

哀蛩满壁吊黄昏,正宋玉、销魂时候。

苍葭梦杳,铜壶漏永,一夜霜花寒透。

愁颜莫向镜中看,多应是、西风吹瘦。

(0)

思乡

满腹牢骚暗自伤,燕云吴树路茫茫。

思亲步月常流泪,忆弟看花总断肠。

音信久稀鸿迹杳,家山远隔别情长。

何时得叙天伦乐,把酒西园话石床?

(0)

秋夜即景

长空飞雁影漫漫,辗转无聊怯夜寒。

半壁虫吟斜月冷,一炉香袅篆烟残。

多因遣闷常贪醉,每为携琴独倚栏。

寂寂深闺知己少,高山流水向谁弹?

(0)

雨夜偶成

银釭挑尽数更筹,窗外沉沉雨未休。

裁就云笺吟好句,半挥幽思半挥愁。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