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秋江晚,潮声落照前。
远疑千练白,高并一山悬。
孝感曹娥志,忠留伍相贤。
千秋遗恨在,故令怒涛传。
风急秋江晚,潮声落照前。
远疑千练白,高并一山悬。
孝感曹娥志,忠留伍相贤。
千秋遗恨在,故令怒涛传。
这首清代诗人张昊的《观潮》描绘了一幅秋江傍晚的壮丽景象。"风急秋江晚",寥寥五字便展现出江面在疾风中泛起层层波澜,夕阳西下,时光静谧而苍茫。"潮声落照前"进一步渲染了潮水涌动与日落的交融,声音与光线交织,形成独特的画面。
"远疑千练白"运用比喻,将远处的潮水比作千条白练,形象地描绘出潮水浩渺如练,洁白无瑕。"高并一山悬"则描绘潮头如山峰般耸立,壮观无比,仿佛与天际相连。
诗人借曹娥投江寻父的孝感动人故事和伍子胥忠心耿耿的传说,赋予了潮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孝感曹娥志,忠留伍相贤",表达了对古人美德的敬仰。最后,"千秋遗恨在,故令怒涛传",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的遗憾,认为正是这些故事使得江潮激荡,仿佛承载着千古的悲愤与不平,流传至今。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潮水的雄浑壮观,同时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文昌星象尽东来,油幕朱门次第开。
且上新楼看风月,会乘云雨一时回。
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
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
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
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
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
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
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