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移榻上双镜楼》
《秋日移榻上双镜楼》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谁说仙人好住楼,道心如水意如秋。

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月色幽。

今夜不教天入梦,当时已见海无沤。

抱襟独坐寒更迥,白眼碧霄两不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在双镜楼上的独特体验与心境。诗人以“谁说仙人好住楼,道心如水意如秋”开篇,将仙人居住的楼阁与内心的平静、秋天的意境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窗中十里湖光冷,林外千峰月色幽”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广阔而清冷的湖面与远处山峰在月光下的静谧之美,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宁静与超然。

“今夜不教天入梦,当时已见海无沤”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暗示了他虽身处尘世,但内心却能超越世俗,达到一种心灵的纯净状态。最后,“抱襟独坐寒更迥,白眼碧霄两不收”两句,以“独坐”、“寒更”、“白眼”、“碧霄”等意象,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孤独与深邃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羊城八景·其八扶桑浴日

叱起群龙驭,天鸡闻远空。

东溟一杯水,洗出金轮红。

(0)

制府陈公设斋食招集崧台时以忧旱故

小队临江昼不喧,高台烟树接辕门。

杯行碧玉斟明水,馔出香厨供净根。

风月几人陪坐啸,关山万里属櫜鞬。

楼船下濑非今日,何事南征曲尚存。

(0)

谢韶州偕诸僚邀游九成台

虞帝昔巡衡岳至,山川万古有韶名。

云霞尚想飞龙驭,箫管犹疑下凤城。

石上松阴迎辇合,檐前溪响应琴鸣。

延州岂必观皆遍,但鼓南薰佐圣明。

(0)

寄万兵宪

胡烽从此绝河源,闻说才人在北门。

尘静犬羊朝纳款,月高旌旆夜归屯。

关山几叠云中曲,烟火千家塞外村。

想忆边庭近无事,闲看耕犊散平原。

(0)

仲冬即事·其一

帝城云物逢冬仲,玉署含毫对此辰。

恩重岁时多笔札,地偏清切少风尘。

向人梅柳迎阳发,近苑楼台过雪新。

吹律定应回黍谷,负暄终拟献枫宸。

(0)

奉送宫谕赵先生之南大司成

词臣三命领成均,帝念留京典乐新。

不谓江山收丽藻,直将文物借陶钧。

宫衣暂辍金华席,江月晴分璧沼春。

谁向东都引奇士,青云高阁想平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