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韶州偕诸僚邀游九成台》
《谢韶州偕诸僚邀游九成台》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虞帝昔巡衡岳至,山川万古有韶名。

云霞尚想飞龙驭,箫管犹疑下凤城。

石上松阴迎辇合,檐前溪响应琴鸣。

延州岂必观皆遍,但鼓南薰佐圣明。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名为《谢韶州偕诸僚邀游九成台》。诗中借虞舜巡行衡山之典故,描绘了九成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韵味。

首联“虞帝昔巡衡岳至,山川万古有韶名”,开篇即以虞舜巡行衡山之事,引出九成台所在的韶州,点明了其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接着,“云霞尚想飞龙驭,箫管犹疑下凤城”两句,运用想象与象征手法,将九成台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浪漫的氛围。云霞、飞龙、箫管、下凤城等意象,不仅展现了九成台的自然美景,也暗示了其与神话、传说的深厚联系。

“石上松阴迎辇合,檐前溪响应琴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九成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石上的松树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迎接帝王的车驾;檐前的溪水潺潺,似乎应和着悠扬的琴声。这些生动的场景,既体现了九成台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文人雅士在此聚会、弹琴赋诗的情景,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最后,“延州岂必观皆遍,但鼓南薰佐圣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九成台的赞美之情,并寄寓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诗人认为,虽然不能遍览各地的美景,但通过欣赏如九成台这般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也能为国家的治理增添光彩,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九成台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解冤结.自咏

当初学道、凭空炼己,志冲天、人间无比。

放旷山林,次后复、逍遥云水。过夷门、又临秦地。

飘蓬十载,游程万里。度关津、崎岖迢递。

事事谙来,但悟了、般般总弃。只随缘、布裘芒履。

(0)

水龙吟.夜晴

夜晴寥廓初寒,淡天莹彻琉璃翠。

无阴树下,长安楼上,月明风细。

百祸潜销,万家同赏,一般清味。

见金星朗朗,银河耿耿,交光灿,满天地。

流转碧空如水。任纵横、略无凝滞。

冲山拍海,倾光腾秀,绵绵吐瑞。

达了从兹,宝瓶坚固,玉浆时泥。

把衷情欲诉,何人会得,且陶陶醉。

(0)

梅花十五首·其四

故人江海去,相隔万重云。

岁晚思无已,梅花可寄君。

(0)

素梅五十八首·其二十五

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夜深梦醒推窗看,白月无痕雪满山。

(0)

换骨骰

幼慕清闲,长年间、便登道岸。上高坡细搜修炼。

遇明师,授秘诀,分开片段。堪赞。真性灵灿灿。

也兀底。功行双全,占逍遥、出尘看玩。

睹长天、化成仙观。向云中,有一个,青童来叫唤。

风汉。凡骨骰换换。也兀底。

(0)

青玉案.送温叔刚之解州军司幕官

东风扑面飘红雨。正杜宇,催春去。

马首西山青半缕。汾阴箫鼓。晋阳烟树。

总是消魂处。芙蓉绿水佳宾主。赌酒金钱□更数。

若见东皋烦寄语。山林真味,醉乡天趣。

待我平分取。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