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富贵堆金璧,曼舞妖歌誇坐客。
清心好古谁似公,汉庭诸人推博识。
一朝得此周庙器,买不论赀空四壁。
苔痕洗尽铜色见,坐卧摩挲欲忘食。
蛮童捧出客为起,恍如清庙陪剑履。
腹中奇字粲虫鱼,峄山之碑那得比。
知公原是功名人,看罢握手同悲辛。
镐京洛邑在何许,漠漠秋风吹虏尘。
他人富贵堆金璧,曼舞妖歌誇坐客。
清心好古谁似公,汉庭诸人推博识。
一朝得此周庙器,买不论赀空四壁。
苔痕洗尽铜色见,坐卧摩挲欲忘食。
蛮童捧出客为起,恍如清庙陪剑履。
腹中奇字粲虫鱼,峄山之碑那得比。
知公原是功名人,看罢握手同悲辛。
镐京洛邑在何许,漠漠秋风吹虏尘。
这首诗描绘了张提刑得到珍贵的周代铜鼎后的欣喜与感慨。前两句通过对比他人的富贵奢华,赞美张提刑对古物的热爱和独特品味,他以清心好古自居,博学识广受人推崇。接着写到张提刑不惜重金购得鼎器,其价值连城,以至于家中空无一物,仅剩铜色可见。诗人形容他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饮食。
诗人进一步将鼎比喻为陪侍在清庙中的宝剑和履,强调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张提刑的腹中满载着对古文字的深厚知识,峄山碑这样的名刻也难以与之相比。诗人认为张提刑本就是功名显赫之人,观看此鼎后,他们一同感叹世事变迁,镐京和洛邑的辉煌已成过往,眼前只有漠漠秋风中的虏尘。
整首诗通过描绘周鼎,展现了张提刑对文物的珍视以及诗人对其人品和学识的赞赏,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北风吹同云,惨澹日已夕。
枕上闻霰零,须臾映窗白。
晓来篱户间,平地忽过尺。
群峰静缭绕,弥望无寸碧。
栖鸟噤不鸣,空山断行迹。
古木摧危梢,荒崖失奇石。
瑞色遍天壤,膏润归宿麦。
螟蟊深入地,沴气亦消释。
丰年信可占,岂复忧民食。
野老不知寒,欢声动阡陌。
聊作喜雪歌,仰谢天钧力。
歌长遣谁和,写寄西峰客。
虚舟我良友,生平快冥搜。
放迹江湖间,自与造物游。
忆昔仗短筇,访我竺峰头。
贻我选体诗,得法于曹刘。
因之与定盟,有若胶漆投。
出处虽小殊,梦寐常相求。
是乃以神交,真如持远俦。
有力负舟去,迅速不少留。
易寘于凉池,亦善为舟谋。
我独念故情,涕泪如泉流。
些舟以此诗,舟亦能听不。
舟或不吾听,吾泪终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