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三荆南作》
《踏莎行·其三荆南作》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旋葺荒园,初开小径。物华还与东风竞。

曲槛晖晖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烟暝。

柳色金寒,梅花雪静。道人随处成幽兴。

一杯不惜小淹留,归期已理沧浪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的《踏莎行(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幽静园林的画面,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旋葺荒园,初开小径”两句,通过对荒废园林的修复和小径的开辟,展现出一幅被忽视但充满可能性场景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旋葺”一词,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园林的荒废状态,也暗示着时间流逝和自然力量对环境的改造。

“物华还与东风竞”这一句,通过将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与东风相互比较,强调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面。这里,“物华”指的是春日里各类植物的花朵,“竞”字则传达了一种竞相绽放、争妍斗艳的生动场景。

“曲槛晖晖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烟暝”两句,描写了阳光透过弯曲的围墙和高耸的城墙所形成的光影效果。这里,“晖晖”形容阳光柔和而温暖,而“冉冉”则形容城墙上的烟雾朦胧、淡远,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柳色金寒,梅花雪静”这两句诗,则以柳树和梅花为对象,分别描绘了春日里它们清冷而静谧的美丽。柳树在这里被赋予了“金寒”的色彩,不仅形容其颜色的鲜明,也寓意着其坚韧不拔的品格;而梅花则是雪中独自绽放,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高洁。

“道人随处成幽兴”一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修行者,对于自然环境的顺应和感悟。他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灵寄托,这种“随处成幽兴”的境界,也是对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种颂扬。

最后,“一杯不惜小淹留,归期已理沧浪艇”两句,则抒写了诗人在感受自然美景之后,不愿轻易离去的心情。这里,“一杯不惜小淹留”表达了一种珍惜每一个美好瞬间的态度,而“归期已理沧浪艇”则预示着即将告别这片园林,回到自己平常的生活环境中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赠善庆堂主人夏元富

居士藏修洞庭野,新架虚堂殊潇洒。

闲门开傍橘柚林,万颗千株映青赭。

居士优游每不出,左列图书右盏斝。

逢迎自觉青眼众,来往应知白丁寡。

莓苔经雨上石砌,萝薜迎风拂檐瓦。

素闻平生剩积善,馀庆当传累世下。

醉挥健笔赋新诗,辄赠堂中乐居者。

(0)

沈公序亦爱亭二首·其一

吟牵东阁兴,静憩北窗眠。

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边。

不见门生莠,歌钟尚隐然。

(0)

连雪苦寒二首·其一

霜气森森背有芒,风棱槭槭面疑创。

破衾且作龟头缩,短褐愁牵鹤胫长。

(0)

题因阇黎静节轩二首·其一

露叶纤纤剪绿琼,三椽潇洒竹间亭。

青莲池上狻猊坐,碧玉壶中翡翠屏。

晓幌日移光破碎,夜窗风过响珑玲。

何人暂脱红尘履,一枕昏昏醉鼾醒。

(0)

三衢教授陈德召宠贶新篇兼辱寄惠古史赋三小诗为谢·其一

伐树已扫迹,种花今问津。

一筇随卧起,四壁空无邻。

有怀平生游,老手妙斲轮。

去搴柯山秀,尽作泮水芹。

裁诗问无恙,寄此岭头云。

(0)

次韵王子钦雨中

梦断行云去,诗成急雨催。

霏霏嘘谷满,闪闪映空来。

出岫非无意,为霖信有材。

故园小桃李,昨夜一时开。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