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相因俯仰间,人才世事颇相关。
熙丰消息黄龙府,濂洛源流白鹤山。
此道不随高岸改,吾徒宁作野云閒。
世家但保书灯在,莫羡云霄玉笋班。
损益相因俯仰间,人才世事颇相关。
熙丰消息黄龙府,濂洛源流白鹤山。
此道不随高岸改,吾徒宁作野云閒。
世家但保书灯在,莫羡云霄玉笋班。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寄魏鹤台并呈虚舟》。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才与世事变化的一种感慨和哲理,以及对个人处境的自我安慰。
首句“损益相因俯仰间,人才世事颇相关”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历史哲学:世上的得失、变迁都与人才和时势紧密相关。天下之大事常与才人之兴替息息相关,这是对历史规律的一种洞察。
“熙丰消息黄龙府,濂洛源流白鹤山”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熙丰指的是北宋时期的熙宁、丰亨年号,其消息传遍了黄龙府(今陕西延安),而濂洛之水(即洛河)从白鹤山(一说在今湖南省境内)源流不息。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隐含着对历史时期变迁的感慨。
“此道不随高岸改,吾徒宁作野云閒”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道路选择的一种坚持和自信。即使是在时代巨轮下,这种人生追求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宁愿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野云閒”。
最后两句“世家但保书灯在,莫羡云霄玉笋班”则是对传统士族家庭的一种忠告和期望。在乱世之中,即便是世家大族,也只能保有那一点文化的光芒(书灯),而不必羡慕那些高处不胜寒的权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道路选择、历史变迁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一种深刻感悟。
海陵余昔嗣英僚,旧尹咨新治有条。
此别风波嗟各路,但闻名誉籍当朝。
美夫郡接濒江地,幸矣民多乐岁谣。
南国故人千里隔,举头云岭郁岧峣。
我愧非才敢赠言,告新今幸接英躔。
炎威满路千山去,和气流民百口传。
就捧丝纶天子命,到参帷幄主人贤。
前筹要使边陲静,报德铭功愿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