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牵东阁兴,静憩北窗眠。
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边。
不见门生莠,歌钟尚隐然。
吟牵东阁兴,静憩北窗眠。
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边。
不见门生莠,歌钟尚隐然。
这首诗描绘了沈公序爱亭的环境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亭子的喜爱之情。首句“吟牵东阁兴”,诗人被东阁的景色所激发,开始吟咏,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创作的冲动。接着,“静憩北窗眠”则描绘了诗人在此处寻求宁静,以北窗为伴,享受片刻的安逸与休息。
“窟小中生月”,小小的洞穴之中仿佛自然生长出一轮明月,形象地表现了月光洒落的清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亭子设计的巧妙与自然和谐之美。“文高迥入玄”,文采斐然,意境深远,直入玄妙之境,体现了诗人对亭子文化内涵的高度赞赏。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边”,诗人回顾四周,甲乙丙丁的排列有序,时间仿佛也在这里流转,但此刻他已置身于巳辰的位置,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转换,同时也表达了对亭子所在位置的独特感受。
最后,“不见门生莠,歌钟尚隐然”,虽然看不见那些跟随沈公学习的弟子,但他们的歌声与钟声仍然隐约可闻,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沈公及其学问传承的赞颂。整首诗通过对爱亭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沈公及其学问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
高天苍苍云皓皓,红门怅望桥山道。
万树琳琅松桧阴,迢遥辇路生秋草。
古今胜槩擅诸陵,十二重关虎豹腾。
紫塞清霜流玉几,玄宫白日閟金镫。
肇自文皇开建日,蓍龟定兆探龙窟。
王气千年藉地灵,代瞻睿嗣英储出。
绛节朱幡百辟趋,攀髯却忆仰号乌。
群峰列卫森如戟,虎拜时闻嵩下呼。
芒砀钟离安足羡,昌营设险横燕甸。
万里投戈控壮图,六龙缥缈乘飞电。
汉家国脉固金汤,一片西山表北邙。
八骏何劳辉神武,瑶京自是白云乡。
蓟门九月狂飞雪,朔风凛厉声呜咽。
居庸万树寒生花,黄厓之谷水冻裂。
南来太行蛟龙蟠,北迤祁连虎狼穴。
将军泪堕青海笳,战士心寒黑山血。
即今赤白羽纷屯,东走力兔西火真。
朵颜蠕望朝河口,倭奴突兀骇波臣。
闭口莫说辽阳事,嘈嘈更自忧天津。
乃知时局多轗轲,防边不独兼防倭。
熊罴咆哮方出柙,在囿虎兕何其多。
高牙大纛乘轩鹤,金章玉铉风随波。
君去持斧玄州道,请缨挟纩君才好。
丈夫赤手便封侯,何况节钺在肘抱。
左盼澄海石寝烽,露布勒铭倚马草。
君不见襄毅公勋名噪里耳,黄口小儿至今道,固是君家王伯考。
《蓟门行送项庭坚兵备蓟州》【明·岳和声】蓟门九月狂飞雪,朔风凛厉声呜咽。居庸万树寒生花,黄厓之谷水冻裂。南来太行蛟龙蟠,北迤祁连虎狼穴。将军泪堕青海笳,战士心寒黑山血。即今赤白羽纷屯,东走力兔西火真。朵颜蠕望朝河口,倭奴突兀骇波臣。闭口莫说辽阳事,嘈嘈更自忧天津。乃知时局多轗轲,防边不独兼防倭。熊罴咆哮方出柙,在囿虎兕何其多。高牙大纛乘轩鹤,金章玉铉风随波。君去持斧玄州道,请缨挟纩君才好。丈夫赤手便封侯,何况节钺在肘抱。左盼澄海石寝烽,露布勒铭倚马草。君不见襄毅公勋名噪里耳,黄口小儿至今道,固是君家王伯考。
https://shici.929r.com/shici/FhcVaWNE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