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其一三入燕词》
《减字木兰花·其一三入燕词》全文
清 / 汪懋麟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带刀马上。竟似幽并游侠状。身不离鞍。

月黑星昏夜渡寒。玉鞭梢软。较胜珊瑚三寸管。

也学粗豪。指点垆头索酒瓢。

(0)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其一)三入燕词》由清代诗人汪懋麟所作,描绘了一位身着戎装、手持长刀的武将形象,生动展现了其勇猛豪迈的气质与江湖游侠的风采。

首句“带刀马上”直接点明了主角的身份——一位身披铠甲、腰悬利刃的武将,正策马疾驰。接下来的“竟似幽并游侠状”,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这位武将不仅英勇善战,更有着游侠般的洒脱与不羁,仿佛是幽州和并州一带的英雄豪杰。

“身不离鞍,月黑星昏夜渡寒”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武将夜晚行军的情景。在漆黑的夜晚,星辰暗淡,他依然骑马前行,不畏严寒,展现出超凡的勇气与决心。这样的描写,既渲染了环境的险恶,又衬托出主人公的英勇无畏。

“玉鞭梢软,较胜珊瑚三寸管”则以玉鞭与珊瑚管进行对比,玉鞭的柔软与贵重,象征着武将身份的尊贵与武器的精良。而“较胜珊瑚三寸管”则暗示,虽然珊瑚管可能更为珍贵,但在实际使用中,玉鞭的实用性更强,更能体现武将的实战能力。

最后,“也学粗豪,指点垆头索酒瓢”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展现了武将的另一面——他不仅勇猛刚毅,还懂得享受生活,喜欢饮酒豪饮,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平凡的一面。这种性格的多面性,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武将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勇猛、豪放、洒脱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流露出对英雄主义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汪懋麟

汪懋麟
朝代:清   号:蛟门   籍贯:江苏江都

汪懋麟[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号蛟门,江苏江都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猜你喜欢

又叠前韵荅邃翁先生二首·其二

金鼍山畔洞庭涯,咫尺寒香道路赊。

雪夜不回仙客棹,春风元在相君家。

地应有律能生黍,天亦多情为雨花。

投我琼瑶何以报,拟将归向北堂誇。

(0)

闻陈行之讣

俗学如俳到十分,玉溪高兴漫超群。

著书笔自何时阁,曳杖歌从昨夜闻。

绝壁倚云青未了,落花带雪白还纷。

哀吟一曲无人和,拟向西山更哭君。

(0)

陈方伯晋庵挽词

归云堂下雨毵毵,哭寄长歌为晋庵。

诗律独追唐逸响,史评常陋晋清谈。

入参台鼎阶无几,退谢藩垣疏有三。

百岁高名碑石在,松阴十里锡山南。

(0)

赐大明会典

缃函新捧出天衢,十载文光照石渠。

唐作一经徒托语,周遗六典始成书。

圣神功化三才里,今昔经纶万卷馀。

遐想先皇初诏日,洞观千古欲何如。

(0)

述怀

东园桃与李,白日忽蹉跎。

左右佩双璜,徙倚引芳柯。

寒衣欲谁待,春风扇微和。

齐心同所愿,结根太山阿。

(0)

雨过独坐

暑雨过不尽,斜阳穿湿云。

雷声近还远,隐隐隔江闻。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