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迂曲径随溪转,咿轧肩舆傍柳行。
忽听竹林茅屋下,琅琅一派读书声。
萦迂曲径随溪转,咿轧肩舆傍柳行。
忽听竹林茅屋下,琅琅一派读书声。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任溪道中(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萦迂曲径随溪转”展现了小路弯曲蜿蜒,顺着溪流曲折前行的景致,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接着,“咿轧肩舆傍柳行”描述了乘坐的肩舆(古代一种轻便的小车)在柳树成荫的小道上轻轻摇晃,发出轻微的声响,增添了旅途的轻松氛围。
最后两句“忽听竹林茅屋下,琅琅一派读书声”,则是点睛之笔,通过竹林茅屋内传出的琅琅读书声,不仅突显了乡村的书香气息,也暗示了当地朴素而浓厚的文化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边小道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给人以恬静而美好的意境。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
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
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
忽然夫子不语,带席帽,骑驴去。
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余之瞻望心悠哉。
零雨其濛愁不散,闲花寂寂斑阶苔。
不如对此景,含笑倾金罍。
莫问四肢畅,暂取眉头开。
弦琴待夫子,夫子来不来。
不复见故人,一来过故宅。
物变知景暄,心伤觉时寂。
池荒野筠合,庭绿幽草积。
风散花意谢,鸟还山光夕。
宿昔方同赏,讵知今念昔。
缄室在东厢,遗器不忍觌。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泽。
残工委筐箧,馀素经刀尺。
收此还我家,将还复愁惕。
永绝携手欢,空存旧行迹。
冥冥独无语,杳杳将何适。
唯思今古同,时缓伤与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