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
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
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后生论常高,于世复何实。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
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
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后生论常高,于世复何实。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寓言九首(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对古代圣明君主的推崇和理想社会状态的描绘。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
这一句表达了对周公旦(西周初期的政治家)的赞美,认为他通过耕作来教化百姓,这是君主治国安邦的一种高明技巧。
"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
这里提到的是周宣王,他追寻祖宗遗风,对国家的畜牧业和宫室建设进行了检查,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依据。
"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甘棠是古代贤明之官能够聆听百姓的争讼,而召公则被誉为圣人中的佼佼者,这里强调了古代贤官对民情的关注和他们的智慧。
"后生论常高,于世复何实。"
最后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认为后来的学者只是一味地讨论古人之道,而在现实世界中却很难找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寄托了他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思。他的语言简洁而深刻,体现了他独到的政治理念和文学才华。
富贵不可为,祸机发须臾。
贫贱不可为,饥寒死路衢。
我亦贫贱者,死期幸少纾。
春雨两耕犊,西畴破烟芜。
秋风一钓舟,南浦宿菰蒲。
辛勤异退之,亦复有屋庐。
堂北凿明窗,可以陈琴书。
文章不传世,自适亦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