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流水隔飞尘,古木苍苍绕涧滨。
灵壝旧栖逃汉史,白云曾识避秦人。
冠裳千载遗琼笥,环佩三秋集羽轮。
翠壁丹厓如夙契,欲持名姓纪嶙峋。
石桥流水隔飞尘,古木苍苍绕涧滨。
灵壝旧栖逃汉史,白云曾识避秦人。
冠裳千载遗琼笥,环佩三秋集羽轮。
翠壁丹厓如夙契,欲持名姓纪嶙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承天宫周围环境的幽美与历史的深邃。
首联“石桥流水隔飞尘,古木苍苍绕涧滨”,以石桥和流水起笔,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石桥横跨于潺潺流水之上,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古木苍苍,环绕着溪流与山涧,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灵壝旧栖逃汉史,白云曾识避秦人”,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氛围。灵壝,即仙人的居所,这里指承天宫。诗句暗示着承天宫曾是汉代隐士的栖息之地,他们逃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而白云,象征着超脱凡尘的境界,它见证了那些避世者的存在,也预示着承天宫的历史悠久与神秘。
颈联“冠裳千载遗琼笥,环佩三秋集羽轮”,转而描写承天宫的遗迹与传说。千载以来,这里的衣物与饰品(冠裳)被保存在珍贵的宝箱(琼笥)中,成为历史的见证。三秋之后,羽轮(可能指道士或神仙所乘的飞行工具)聚集于此,暗示着承天宫与超自然力量的联系,以及它在人们心中作为神圣之地的地位。
尾联“翠壁丹厓如夙契,欲持名姓纪嶙峋”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承天宫独特地貌的赞美。翠绿的峭壁与红色的山崖,仿佛是久远前便已注定的缘分。诗人想要记录下自己的名字,与这座山林、这座宫殿一同镌刻在时间的岩石上,留下永恒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承天宫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超自然现象的想象与敬畏。
苏黄文章外,翰墨亦莫加。
苏得鲁公法,黄自成一家。
肥无尘俗点,瘦或风雨斜。
可爱如其人,敬之无迩遐。
真迹落人间,蔀屋生光华。
我无一字藏,天遣来三巴。
吾宗东州秀,文翰俱可嘉。
袖中出至宝,双眸洗昏花。
归橐今不贫,持往东南誇。
何以报嘉贶,龙团建溪芽。
东坡文章冠天下,日月争光薄风雅。
谁分宗派故谤伤,蚍蜉撼树不自量。
堂堂天人欧阳子,引鞭逊避门下士。
天昌斯文大才出,先生弟子俱第一。
天人诗如李谪仙,此论最公谁不然。
词无艰深非浅近,章成韵尽意不尽。
味长何止飞鸟惊,臆说纷纷几元稹。
浑然天成无斧凿,二百年来无此作。
谁与争先惟大苏,谪仙退之非过呼。
胸中万卷古今有,笔下一点尘埃无。
武库森然富摛掞,利钝一从人点检。
莫年海上诗更高,和陶之诗又过陶。
地辟天开含万汇,少陵相逢亦应避。
北斗以南能几人,大江之西有异议。
日光玉洁一退之,亦言能文不能诗。
碑淮颂圣十琴操,生民清庙离骚词。
舂容大篇骋豪怪,韵到窘束尤瑰奇。
韩子于诗盖馀事,诗至韩子将何讥。
文章定价如金玉,口为轻重专门学。
向来学者尊西昆,诗无老杜文无韩。
净扫书斋拂尘几,瓣香敬为三夫子。
《读东坡诗》【宋·王十朋】东坡文章冠天下,日月争光薄风雅。谁分宗派故谤伤,蚍蜉撼树不自量。堂堂天人欧阳子,引鞭逊避门下士。天昌斯文大才出,先生弟子俱第一。天人诗如李谪仙,此论最公谁不然。词无艰深非浅近,章成韵尽意不尽。味长何止飞鸟惊,臆说纷纷几元稹。浑然天成无斧凿,二百年来无此作。谁与争先惟大苏,谪仙退之非过呼。胸中万卷古今有,笔下一点尘埃无。武库森然富摛掞,利钝一从人点检。莫年海上诗更高,和陶之诗又过陶。地辟天开含万汇,少陵相逢亦应避。北斗以南能几人,大江之西有异议。日光玉洁一退之,亦言能文不能诗。碑淮颂圣十琴操,生民清庙离骚词。舂容大篇骋豪怪,韵到窘束尤瑰奇。韩子于诗盖馀事,诗至韩子将何讥。文章定价如金玉,口为轻重专门学。向来学者尊西昆,诗无老杜文无韩。净扫书斋拂尘几,瓣香敬为三夫子。
https://shici.929r.com/shici/gN53uKR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