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承天宫》
《游承天宫》全文
元 / 刘永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石桥流水隔飞尘,古木苍苍绕涧滨。

灵壝旧栖逃汉史,白云曾识避秦人。

冠裳千载遗琼笥,环佩三秋集羽轮。

翠壁丹厓如夙契,欲持名姓纪嶙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承天宫周围环境的幽美与历史的深邃。

首联“石桥流水隔飞尘,古木苍苍绕涧滨”,以石桥和流水起笔,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石桥横跨于潺潺流水之上,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古木苍苍,环绕着溪流与山涧,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灵壝旧栖逃汉史,白云曾识避秦人”,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氛围。灵壝,即仙人的居所,这里指承天宫。诗句暗示着承天宫曾是汉代隐士的栖息之地,他们逃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而白云,象征着超脱凡尘的境界,它见证了那些避世者的存在,也预示着承天宫的历史悠久与神秘。

颈联“冠裳千载遗琼笥,环佩三秋集羽轮”,转而描写承天宫的遗迹与传说。千载以来,这里的衣物与饰品(冠裳)被保存在珍贵的宝箱(琼笥)中,成为历史的见证。三秋之后,羽轮(可能指道士或神仙所乘的飞行工具)聚集于此,暗示着承天宫与超自然力量的联系,以及它在人们心中作为神圣之地的地位。

尾联“翠壁丹厓如夙契,欲持名姓纪嶙峋”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承天宫独特地貌的赞美。翠绿的峭壁与红色的山崖,仿佛是久远前便已注定的缘分。诗人想要记录下自己的名字,与这座山林、这座宫殿一同镌刻在时间的岩石上,留下永恒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承天宫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超自然现象的想象与敬畏。

作者介绍

刘永之
朝代:元   字:仲修   号:山阴道士   籍贯:临江清江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猜你喜欢

夔路十贤.少陵先生

子美稷禼志,空抱竟无用。

夔州三百篇,高配风雅颂。

(0)

夔路十贤.严刺史

将军头可断,讵肯以城降。

斯可为忠矣,至今名此邦。

(0)

王抚干赠苏黄真迹酬以建茶

苏黄文章外,翰墨亦莫加。

苏得鲁公法,黄自成一家。

肥无尘俗点,瘦或风雨斜。

可爱如其人,敬之无迩遐。

真迹落人间,蔀屋生光华。

我无一字藏,天遣来三巴。

吾宗东州秀,文翰俱可嘉。

袖中出至宝,双眸洗昏花。

归橐今不贫,持往东南誇。

何以报嘉贶,龙团建溪芽。

(0)

读东坡诗

东坡文章冠天下,日月争光薄风雅。

谁分宗派故谤伤,蚍蜉撼树不自量。

堂堂天人欧阳子,引鞭逊避门下士。

天昌斯文大才出,先生弟子俱第一。

天人诗如李谪仙,此论最公谁不然。

词无艰深非浅近,章成韵尽意不尽。

味长何止飞鸟惊,臆说纷纷几元稹。

浑然天成无斧凿,二百年来无此作。

谁与争先惟大苏,谪仙退之非过呼。

胸中万卷古今有,笔下一点尘埃无。

武库森然富摛掞,利钝一从人点检。

莫年海上诗更高,和陶之诗又过陶。

地辟天开含万汇,少陵相逢亦应避。

北斗以南能几人,大江之西有异议。

日光玉洁一退之,亦言能文不能诗。

碑淮颂圣十琴操,生民清庙离骚词。

舂容大篇骋豪怪,韵到窘束尤瑰奇。

韩子于诗盖馀事,诗至韩子将何讥。

文章定价如金玉,口为轻重专门学。

向来学者尊西昆,诗无老杜文无韩。

净扫书斋拂尘几,瓣香敬为三夫子。

(0)

子绍至云安复和前韵见寄酬以二首·其一

细阅皇朝进士科,第三人最得贤多。

不劳则饿天将任,或起而僵帝欲哦。

馆阁早推仁者勇,庙堂终作国之皤。

也知有意东山卧,其奈苍生望子何。

(0)

至瞿唐关戏用山名成一绝

取友要如山胜己,居官宜似地青帘。

边庭未静尚赤甲,鼎鼎欲调须白盐。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