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
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
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
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
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
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
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
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开篇“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两句,通过对比春风的到来与柳树颜色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同时也隐含了一种期待和等待的情绪。
接着,“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不再关注世俗的时间概念,而是通过农事活动感受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或告以于耜”,指的是可能通过耕作来感知四季更替,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态度。
中间两句,“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则是对山中生活场景的描绘。鸣蓑即鸣蝉,指的是夏天特有的虫鸣声;“起饭牛”表明耕作已经开始,春意盎然;“青青渺烟水”则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水流潺潺的景象。
最后两句,“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通过对比春天温暖气息与诗人头上的白发,表达了岁月易逝和个人的衰老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然超脱的心境。春风虽已到来,但对于诗人而言,它似乎已经无法再带给他年轻时的活力和激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