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行几折,凝棹宿汀沙。
角断孤城掩,楼深片月斜。
夜桥昏水气,秋竹静霜华。
更想曾题壁,凋零可叹嗟。
碧溪行几折,凝棹宿汀沙。
角断孤城掩,楼深片月斜。
夜桥昏水气,秋竹静霜华。
更想曾题壁,凋零可叹嗟。
此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氛围。首句“碧溪行几折,凝棹宿汀沙”中,“碧溪”指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溪,而“凝棹宿汀沙”则是说船只停泊在沙滩上,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的感觉。
接下来的“角断孤城掩,楼深片月斜”透露出一丝历史的沧桑和废弃。古老的城墙已经断裂,孤零零地躲藏在自然之中,而那“楼深片月斜”则是说月光透过高楼的缝隙,投下斜斜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
第三句“夜桥昏水气,秋竹静霜华”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夜晚的桥上笼罩着一层水汽,而秋天的竹林中则是霜花覆盖,显得格外清冷。
最后,“更想曾题壁,凋零可叹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惆怅。墙壁上可能曾经刻有文字,但如今却已经变得残破不堪,这种变化让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