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厚坡郑氏楼》
《登厚坡郑氏楼》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溪上青枫高十寻,隐君楼阁昼阴阴。

未妨磬折随人事,却为飞花动客心。

南靖祲氛征马困,北山风雨断猿吟。

鳌峰金粟茅堂在,留滞王孙芳草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郑善夫对郑氏楼的登临所见,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首句“溪上青枫高十寻”以“十寻”的夸张手法,形象地展现了青枫之高大,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接着,“隐君楼阁昼阴阴”一句,通过“昼阴阴”三字,不仅描绘了楼阁在白天也笼罩着一层阴郁的氛围,更暗示了隐居于此的主人可能有着复杂的心境。

“未妨磬折随人事,却为飞花动客心。”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愿意顺应世事,另一方面又因窗外飞花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显示出诗人情感的细腻与丰富。接下来,“南靖祲氛征马困,北山风雨断猿吟。”两句则通过南靖的瘴气和北山的风雨,以及被风雨打断的猿鸣,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动荡不安的环境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忧虑或挣扎。

最后,“鳌峰金粟茅堂在,留滞王孙芳草深。”这两句诗以鳌峰上的金粟茅堂作为背景,既是对郑氏楼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追求的一种象征。同时,“留滞王孙芳草深”一句,借用了“王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既有壮丽景色,又有复杂情感交织的画面,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望海歌

我来灵峰□沧海,夜半起坐望海亭。

沈沈水面正阴黑,六龙衔日□未平。

□更阳谷光气发,五色变怪不可名。

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

金鸦腾署若木末,烟消雾散□下明。

狂风喧豗簸巨浪,犹似百面雷鼓鸣。

崩腾荡沃□五岳,鳞鬣磨有效地鲸与鹏。

嘈峨忽骇陵谷变,雪山千仞□际横。

飘飘番船随上下,出没仅若水□萍。

忽然风霁□籁息,金斗熨帖一练平。

碧波湛湛千万顷,参错岛屿□杯罂。

三江五湖亦甚大,视此乃类蹄中泓。

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

三山历历亦可数,突兀下有□头撑。

惜哉秦王不此,劳心徒欲求长生。

我虽流落□海上,独此寄寓亦可矜。

行当结茅鍊金液,以待九转□丹成。

仙飞羽化会有日,直跨三岛梯青冥。

他年故人或相问,请来访我于蓬瀛。

(0)

松石峰

晚向津亭泊画船,忽闻佳处在云烟。

松根化作千年石,山寺蒸为一涧泉。

祖意供看亭下柏,禅交同结社中莲。

明朝舆笋还跻岭,聊借僧房一觉眠。

(0)

芙蓉峰

擎天一柱万山低,九朵奇葩秀一枝。

多少好山僧占住,空王曾会范围基。

(0)

题慧山寺

释子幽居远俗纷,停桡登览日将曛。

湖光已叹千年变,山势犹惊九陇分。

迸溜冷喷双沼雪,煮茶香透一杯云。

偶因流落寻佳致,何意声名世外闻。

(0)

石棋局

坚平宜荷明堂柱,方洁当函玉牒书。

且拂尘埃伴君坐,一枰相与寄清虚。

(0)

登祝融峰题上封寺二首·其二

寒风吹脑赤霄边,飞鸟犹难到绝巅。

下见人间又成海,恍惊身世此何天。

岩腰半白春留雪,僧面多黔日冒烟。

我亦淮南宗姓后,举家应合到神仙。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