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东风未得醒,落花飞絮日冥冥。
门前有个长松树,莫遣黄鹂来上鸣。
沈醉东风未得醒,落花飞絮日冥冥。
门前有个长松树,莫遣黄鹂来上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慵懒、略带忧郁的景象。诗人以“沈醉东风未得醒”开篇,巧妙地将“东风”拟人化,仿佛是让人沉醉的酒,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离与恍惚状态。接着,“落花飞絮日冥冥”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萧瑟与寂寥,落花随风飘散,飞絮漫天,而“日冥冥”则强调了光线的昏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门前有个长松树,莫遣黄鹂来上鸣”两句,诗人通过描述门前的一棵长松树,以及对黄鹂鸣叫的禁止,表达了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孤独感。黄鹂的鸣叫本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打破宁静的因素,这或许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外界喧嚣的抗拒与渴望保持内心平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