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保定尹祈雨》
《咏保定尹祈雨》全文
元 / 李延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忧心太守祝民禧,紫雾涵香护锦衣。

潭底双龙驱雨出,庙前五马踏云归。

银潢水满通丹井,石室烟深湿翠微。

斜日金台情景好,酒旗风里麦禽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保定太守为民祈雨的生动场景。首句“忧心太守祝民禧”表达了太守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和祈福之心。接着,“紫雾涵香护锦衣”运用了象征手法,紫雾代表祥瑞之气,香烟缭绕,仿佛锦衣般的华丽,预示着祈雨仪式的庄重与神圣。

“潭底双龙驱雨出”形象地描绘了太守祈求龙神降雨的神话意象,潭水下的龙像是被唤醒,驱散乌云,带来甘霖。“庙前五马踏云归”则进一步渲染了祈雨仪式的壮观,五匹骏马腾空而起,仿佛载着神灵归来的景象。

“银潢水满通丹井,石室烟深湿翠微”写出了祈雨后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银潢(银河)般的水流满溢,丹井(象征吉祥)也得到了滋养,而石室深处的翠绿植物因雨水湿润而显得更加生机盎然。

最后一句“斜日金台情景好,酒旗风里麦禽飞”,夕阳映照下的金色官台与周围的美景相映成趣,酒旗随风飘扬,田间的麦穗在鸟儿的欢飞中摇曳,呈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丰收图景,寓意祈雨成功,民生得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祈雨仪式的庄重与神秘,以及祈雨后大自然的生机与富饶,展现了诗人对地方官员造福一方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李延兴
朝代:元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猜你喜欢

书寓居壁

家枕官河住,楼闲春已深。

水风清燕语,帘日碎桐阴。

煮茗降书困,焚香启道心。

浮云轻富贵,城市即山林。

(0)

和陶渊明饮酒诗·其八

嵇康故人达,醉中凛英姿。

因送孤飞鸿,手抚枯桐枝。

聊将弦上意,寓此胸中奇。

才高身不容,谅非人力为。

麟伤终可叹,龙化真难羁。

(0)

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渊明诗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之句定韵赋十诗翌日雨未已侄坦师来相招时方赋六首暮雨暗还舍遂足十韵·其二

蚕妇正望晴,耕夫又须雨。

蚕既恶湿叶,牛惟便润土。

我不事农桑,薄禄仰官府。

衣食有不足,何敢怨贫窭。

(0)

蒋中丞庭下芙蓉·其二

莫把秋芳与春比,物生各各以时行。

只今独步西风里,那得春花与抗衡。

(0)

和司马君实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无从者不及赴依韵和呈

羹藜寂寞天随子,换酒风流贺季真。

淡水论交自忘味,道腴充实不知贫。

万钱纵侈轻豪贵,三寿优游萃燕宾。

奔走每怜饶俗状,谪官犹作会中人。

(0)

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

去年大暑过京口,唯子见过牛马走。

气温貌古风骨粹,如入魏国逢轲叟。

前趋王事难少留,兀若洪钟未遑扣。

穷秋忽闻感疾恙,斗蚁入床扬左肘。

天生贤者固有待,岂得数奇而不偶。

勿药之喜既和平,大肉快啖饮几斗。

神明复还方寸静,万卷旧书仍次部。

新年于已无职事,虽欲耕田不盈亩。

轻舟将览吴中春,独信樯乌沿霞薮。

知子玉趾远临访,倒屣出迎唯恐后。

山堂永日接言词,楚萍色味两俱剖。

自云君命入岩幽,顾此一身萦组绶。

病躯未堪事刀笔,野性如何屈杞柳。

宁甘贫薄且晦处,终岁穷经徒皓首。

陶家埏埴以为器,其大如瓮小如缶。

昔人知命斯上通,动静以时随所有。

我闻子论心恻恻,傥或祭天必薪槱。

大篇短韵时见投,开霁清旸穿户牖。

强抽鄙意答长歌,脂泽陋滋容益丑。

钱塘风物湖山好,与子相从频载酒。

一水汪湾暮日浴,千岩转侧朝云呕。

放怀方外聊自适,举杯相属起为寿。

美哉此乐世难得,勿话归期论子丑。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