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歌·其一》
《挽歌·其一》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昭昭天宇日,倏忽堕虞渊。

如何盛年子,光彩中弃捐。

白日当再晨,逝者不复还。

素旐纷前发,迫我向重泉。

华栋自云浮,甘此七尺棺。

子弟来相饯,饯罢各言旋。

平生所著书,往往留心肝。

妍蚩他人口,已自不得言。

束发悟生趋,往复杂忧患。

但言身日短,不睹身后先。

仰问巫阳师,安能为我权。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挽歌(其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生命的无常感慨。首句“昭昭天宇日,倏忽堕虞渊”描绘了太阳落山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消逝。接着,“如何盛年子,光彩中弃捐”感叹年轻生命突然离世,如同光芒消逝。诗人感慨“白日当再晨,逝者不复还”,暗示死亡的不可逆性。

“素旐纷前发,迫我向重泉”描绘出送葬队伍的场景,表达出对亲人的悲痛和对死亡的无奈。“华栋自云浮,甘此七尺棺”则写出诗人愿意接受死亡,视死如归的态度。亲友的告别“子弟来相饯,饯罢各言旋”反映出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不舍。

“平生所著书,往往留心肝”表达了对逝者学问和成就的怀念,以及对其身后名声的忧虑。“妍蚩他人口,已自不得言”表明对他人评价的无奈,因为逝者已无法为自己辩护。最后,“束发悟生趋,往复杂忧患”回忆逝者早年的智慧和一生的艰辛,而“但言身日短,不睹身后先”则再次强调人生短暂,无法预知身后事。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命的敬畏。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读素问十六首·其十四

用针取工巧,用药称圣神。

伯高不尽言,极艺未易臻。

针法今鲜传,甚于药杀人。

与落庸医手,寡欲全其身。

(0)

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并呈徐容斋阎靖轩卢处道集贤翰林三学士

君不见古来九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

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

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

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

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

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必柳。

中庸末章八引诗,三诗首言士所为。

衣锦尚絅潜虽伏,屋漏不高天听卑。

至隐至微至显见,鬼神森列何可欺。

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

快雨乍晴虹霓起,蛰虫欲振雷霆驰。

静中根本动中发,闇处精神明处知。

禊帖昔秘永禅师,不过纸上王羲之。

御史萧翼百计取,公等乃有胸中奇。

胸中奇者五色笔,可以补天可活国。

宗彝作绘衮作火,可但能书梵王译。

此之所宝玉非石,求而不藏卞和泣。

良贾韫椟什其袭,藏而不求价倍百。

公等翰墨今第一,谁云识字不得力。

借径文艺以致身,勋名政要无心得。

九万里迅扶摇风,今日朝廷贞观同。

联翩房杜肩王魏,试代常何草封事。

(0)

览古五首·其四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荆舒底奸鬼,庙食丘轲同。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

(0)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十

听雨胜观雨,观雨须高楼。

细雨或终日,高楼令人愁。

不如空斋夜,听雨诗思幽。

雨作树声汹,万叶鸣飕飗。

雨止檐声绝,忽续一滴秋。

此时佳句来,自得不待求。

暮年识此味,□庐真宜休。

何如大醉眠,红日生床头。

(0)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十一

钟动市声绝,夜禁严鞭笞。

独许浮屠氏,铙呗恣□□。

□□有病死,信巫不信医。

既死又信佛,佛事殊不赀。

儿女数欢戏,顿失哭泣悲。

一家不若是,里巷讪笑之。

高堂十七篇,岂不存丧仪。

世事无一古,儒业偏独衰。

(0)

至后有感

秋来意欲过江东,建子侵寻月已中。

晴日久之今雪作,老夫于此岂途穷。

未嫌江泌衣生虱,尚许嵇康目送鸿。

可怪平生非一事,无劳咄咄漫书空。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