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捡近稿偶志》
《捡近稿偶志》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

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立言人所志,见道?孰能。

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

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

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

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

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

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

返已率多惭,佳文何足称。

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

既沾或苦潦,踟蹰复望晴。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

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

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

茅檐艰苦状,彷佛常共赓。

结习难尽除,聊如劳者鸣。

工拙非所论,岁月差可徵。

诗史让少陵,我作方农经。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的作品《捡近稿偶志》,他以个人的学习经历和对儒家经典的体悟,表达了对学问之道的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中,他自述从小学习文章,受到韩愈、苏轼等大家的影响,推崇李白、杜甫的诗歌风格,并强调立言应符合人的志向,遵循朱熹、程颐等宋儒的学术主张,尤其是"主敬"与"存诚"的理念。

诗人感慨自己身为君主,肩负着国家的重任,不能忽视黎民疾苦。他以农事为例,描述了辛勤耕耘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他也反思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领悟道理,而艺术才华虽好,若无实际贡献,也不过是空谈。

最后,乾隆皇帝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农事观察,将个人体验融入到对历史和文学的评价中,显示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即诗史虽重要,但他的"农经"之作同样有价值。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帝王的文人情怀和治国理念。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韦溪八咏·其二石壁环峰

群峰如列嶂,万壑凌苍烟。

云日有深浅,古今无变迁。

绕楼开半面,窥枕近孤眠。

十里溪山路,相寻待放船。

(0)

秋村十二咏·其八蛩语

我家徒四壁,闭户不闻喧。

深夜有虫语,幽人无所言。

细微通寂寞,亲切语寒温。

会得希声理,知音许共论。

(0)

奉和老和尚梅影·其二

一自孤山多逸兴,何如此夕最堪思。

板桥霜滑花开后,茅屋灯残月上时。

独放狂歌怜好景,谁将幽梦破空枝。

寒岩雪夜须珍重,云外孤踪未易期。

(0)

还栖贤留别诸同学

微茫春树隔晴川,独立津头觅渡船。

荒戍尚悬高栅火,寒原那有傍村烟。

亦知长路艰难苦,更念空山寂寞禅。

此日分钟离院后,断鸿斜日泊江天。

(0)

峨嵋山僧寄筇竹杖同赋

霜根斸得换枯藤,点破峨嵋六月冰。

深伴团瓢依曲盝,扶看瀑布上崚嶒。

烟霞拂拭交湘客,风雨飞来寄岳僧。

宜近石头听说法,捧持童子发鬅鬙。

(0)

山居杂咏·其三

万籁此中寂,吾心自杳冥。

窗临流水远,榻对乱峰青。

橡栗供朝爨,瓶盂濯晚汀。

岩前拂危石,枯坐自喃经。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