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不求知,清吟祗自怡。
来寻白马寺,去作紫衣师。
弟子邀升座,山人觅赠诗。
还思渡杯处,明月满须弥。
苦行不求知,清吟祗自怡。
来寻白马寺,去作紫衣师。
弟子邀升座,山人觅赠诗。
还思渡杯处,明月满须弥。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送益上人南归》描绘了一位苦行僧人追求内心清净与知识的场景。首句“苦行不求知”表达了僧人修行的刻苦与对世俗知识的淡泊,而“清吟祗自怡”则揭示了他通过诵经吟咏来达到心灵的愉悦。接着,“来寻白马寺,去作紫衣师”写僧人寻找修行之地,决心成为身披紫色僧袍的法师。
“弟子邀升座,山人觅赠诗”描绘了僧人受到弟子尊敬,以及文人墨客对他诗歌才华的赞赏和邀请。最后两句“还思渡杯处,明月满须弥”,以禅宗中的须弥山和明月为意象,寄寓僧人对禅修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情和精神交流的珍视,暗示着即使在远离尘世的修行生活中,他仍期待着与人分享智慧的时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僧人的内心世界和修行生活,既有对个人修行的执着,又有对人间温情的留恋,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敬意。
戚家军,戚家军,军声恫贼呵风云。
猫峒安南盗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
其来如雨去如风,灭于西者生于东。
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
枋国何人抑不叙,幕府攘之自为计。
血肉淋漓换得来,弃置空虚无用地。
偶一失律群叫呶,三予三夺如儿戏。
君门万里臣何言,新鬼故鬼声烦冤。
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