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避暑海城西,西北浮屠尽得栖。
更漏有无风逆顺,纸窗明暗月高低。
石泉未到秋先冷,野虎偏从夜即嘶。
记得去年常德府,武陵今夕况桃溪。
幽人避暑海城西,西北浮屠尽得栖。
更漏有无风逆顺,纸窗明暗月高低。
石泉未到秋先冷,野虎偏从夜即嘶。
记得去年常德府,武陵今夕况桃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避暑者在海城西的幽静处所,享受清凉之境。"西北浮屠尽得栖"表明诗人找到了一处僧院或佛塔附近的安逸居所,可以栖息休憩。"更漏有无风逆顺"则是说时间在悄然流逝,夜晚可能有微风,也可能没有,风向不定,这也是避暑时分辨日夜长短的一种方式。"纸窗明暗月高低"形象地描绘了室内光线的变化,月亮照进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影变幻。
接下来的"石泉未到秋先冷"表达了即便尚未到秋季,山中的泉水已经开始变得清凉起来。"野虎偏从夜即嘶"则是说野兽在夜晚发出叫声,这不仅增加了一种野性与孤寂的氛围,也暗示着诗人独处时的感受。
最后两句"记得去年常德府,武陵今夕况桃溪"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他回忆起去年在常德府的时光,而现在在武陵,即使是同样的暑假夜晚,桃溪的景象却让他感受到不同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的情感变化的体验,展现了诗人避暑时的心境与感受。
三月春光入眼稀,试寻高处看芳菲。
影行平野孤云过,点破青山白鸟飞。
秦甸气回惊绿满,渭川势稳竞东归。
凭虚便欲乘凌去,清吹飘飘已拂衣。
三年发箧墨犹新,踪迹虽疏意更亲。
云雾渚宫迷远梦,兵戈青海困飞尘。
飘零剑外参谋客,怆恻山阳感旧人。
今古交情如覆水,为君涕泪洒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