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人话北部警事感作》
《闻人话北部警事感作》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昔日大坪聚健儿,沿山沿海驱岛夷。

风声鹤唳八公兵,篝火狐鸣五丈旗。

义旗一飏一再起,三载东洋惊祸水。

岛民虽被作牛羊,敌兵有时成蝼蚁。

自从□旅不可撑,梅子坑里为秦坑。

敌人眼中无铁屑,酷毒倭政尽□行。

粒粟寸丝难苟活,千家万家□剥夺。

十羊真有九人牧,一鸡长遭百刀割。

环山蔽海无所逃,釜中燥蟹钳巨螯。

残喘偷生不容喙,医疮剜肉竟焚膏。

沧海横流时一泄,涓涓忽洒苌弘血。

去冬北部鬼雄呼,四十人把斯人杀。

一时视死如视归,五人之豪颜佩韦。

况有同心数十辈,千秋义冢高巍巍。

昔人愿近要离墓,如君之徒堪比数。

恨予读书身手弱,闻风空式怒蛙怒。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人话北部警事感作》,是清代诗人洪繻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正义与牺牲的崇高颂扬。

诗开篇“昔日大坪聚健儿”,以“健儿”二字点明了诗的主题——英雄与斗争。接着“沿山沿海驱岛夷”,描述了英勇的战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随后,“风声鹤唳八公兵,篝火狐鸣五丈旗”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战士们的英勇精神。

“义旗一飏一再起,三载东洋惊祸水”表达了正义的力量如同旗帜一般,不断激励着人们抵抗外侮,最终在三年的时间里,让侵略者震惊不已。接下来,“岛民虽被作牛羊,敌兵有时成蝼蚁”两句,对比鲜明地揭示了侵略者的残忍与被压迫者的悲惨命运。

“自从□旅不可撑,梅子坑里为秦坑”中的“□”字可能指代了某种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地点,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接下来,“敌人眼中无铁屑,酷毒倭政尽□行”强调了侵略者的暴行,而“粒粟寸丝难苟活,千家万家□剥夺”则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痛苦。

“十羊真有九人牧,一鸡长遭百刀割”通过动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无辜生命的悲惨遭遇。最后,“环山蔽海无所逃,釜中燥蟹钳巨螯”、“残喘偷生不容喙,医疮剜肉竟焚膏”等句,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

“沧海横流时一泄,涓涓忽洒苌弘血”以“苌弘血”象征烈士的鲜血,表达了对牺牲者的敬仰与怀念。接下来,“去冬北部鬼雄呼,四十人把斯人杀”描述了某次具体的战斗场景,突出了英勇的战士们面对强敌的不屈不挠。

“一时视死如视归,五人之豪颜佩韦”赞扬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他们英勇的行为。最后,“况有同心数十辈,千秋义冢高巍巍”表达了对同袍战友的怀念与敬意,以及对他们的英勇行为将永垂史册的信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正义、牺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双径主者

问信维摩诘,山中一锡归。

遥瞻双径月,长照五铢衣。

宝树交珠网,香云护碧扉。

虎溪溪上路,来往且忘机。

(0)

松泉图

迢迢涧上松,㶁㶁松下泉。

微飙散晴雪,飞琴泻寒弦。

怀哉山中人,眇子堕尘缘。

九江秀可揽,山色青于莲。

浩歌招黄鹄,重赋《云巢》篇。

(0)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其三

重阳昔与少年游,红袖黄花送酒筹。

今日西风厓石路,白头乌帽不胜愁。

(0)

和刘伯温感怀四首·其二

旧时左辖下三台,坚壁相持久不开。

但欲黄金留翠袖,岂知白骨长苍苔。

两年征伐多荼毒,一旦功名付草莱。

大谬最怜分阃帅,受降未了敌还来。

(0)

和山居六咏·其三

早年节概慕长缨,晚入玄关探杳冥。

岁计仅馀供鹤米,家传只有相牛经。

三更清气坐生白,千载空名避杀青。

儿辈幸能书姓字,底须辛苦学《黄庭》。

(0)

梅花集句·其五

踏破溪边一径苔,与寻陈迹久徘徊。

云漫陇树魂应断,风静寒塘花正开。

只恐好枝为雪压,留看瘦影上窗来。

花前独立无人会,谩使诗肠日九回。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