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洽在晨,枕流眷兹宵。
梦断籁如引,情积声靡遥。
箪虚惬微凉,波响涤余嚣。
寤寐咸有契,宁得滞流潮。
寻山洽在晨,枕流眷兹宵。
梦断籁如引,情积声靡遥。
箪虚惬微凉,波响涤余嚣。
寤寐咸有契,宁得滞流潮。
这首明代诗人冯梦祯的《馀不溪听夜雨》描绘了清晨寻山和夜晚枕流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梦断籁如引",将自然界的籁音比作梦境中的引导,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深深迷恋。"情积声靡遥"进一步强调了情感与声音的交融,仿佛情感随着流水声传播无尽。"箪虚惬微凉"写出了诗人感受到的山间微凉,而"波响涤余嚣"则象征着心灵在水声中得到了洗涤,去除尘世的喧嚣。最后,"寤寐咸有契"表达了诗人无论醒时还是梦中,都能与自然和谐共鸣,不愿被世俗束缚,如同江潮般自由流动。整体上,这首诗以听觉体验为线索,展现了诗人超脱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春来心事,分付千锺酒。
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
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
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
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
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忆昔红颜日,金玉等泥沙。
青楼紫陌,惟解惜月与贪花。
谁信如今憔悴,尘暗金徽玉轸,藓污匣中蛇。
一事都无就,双鬓只堪嗟。
恨无情,乌与兔,送年华。
不如归去,无限云水好生涯。
未用轻蓑短棹,犹有青鞋黄帽,行处即吾家。
回首人间世,幽意在青霞。
风流心胆,直把春偿酒。
选得一枝花,绮罗中、算来未有。
名园翠苑,风月最佳时,夜迢迢,车款款,是处曾携手。
重来一梦,池馆皆依旧。
幽恨写新诗,托何人、章台问柳。
渔舟归後,云锁武陵溪,水潺潺,花片片,舣棹空回首。
夜来深雪前村路,应是早梅初绽。
故人赠我,江头春信,南枝向暖。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明溪浅。
向亭边驿畔,行人立马,频回首、空肠断。
别有玉溪仙馆。
寿阳人、初匀妆面。
天教占了,百花头上,和羹未晚。
最是关情处,高楼上、一声羌管。
仗谁人向道,何如留取,倚朱栏看。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罗襟揾。